首页 > 新闻 > 科技 > 科技人物

“X·创新”产品SHOW:八大硬核项目同台解码AI落地新范式

时间:2025-08-14 浏览: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近日,由中关村科学城·东升科技园主办,3S企业家Club承办,海淀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大模型生态服务站提供战略支持的Inno.EcoS「X・创新」产品 SHOW - AI + 专场在中关村科学城・东升科技园举办。

据悉,本期专场聚焦 AI 领域创新突破,汇聚了包括清博智能、海百川、芯控科技、太一、声智科技、BlueDigit 蓝数智境、上成智饮机器人和脑脑智能在内的8 家科创企业,集中展示涵盖大模型、智能硬件、具身智能等热门方向的最新技术成果。

期间,记者就智能体、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相关话题采访了几位行业代表。

据了解,清博智能现场首发的项目核心优势在于“提供一个选体计划的服务”,利用10年大数据积累与最新AI技术,把企业从“被动品牌营销”拉向“全周期主动管理”。系统覆盖投放前、中、后全链路:代言人风险预判、明星“塌方”预警、广告受众画像、投放效果闭环追踪,全部可一站式完成,实现“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效果”。

在市场定位上,清博强调“如果说这种聚合类的全流程的系统,目前据我们的调研可能还不太多”。原因在于,这类服务需要同时具备“综合服务的能力”“足够经验、专业技术及大量人力支撑”,而清博恰好满足上述条件,于是推出“AI类的品牌营销综合服务”,形成“系统化的智能体化服务”。

清博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智能体元年的到来,客户需求已从“比较粗犷”“只有一个朦胧的概念”升级为体系化、多维度的洞察:除传统舆情监测外,还要对比竞品、行业政策、全球市场等。AI的深度语义分析、长文本理解和24小时不间断运算能力,让客户“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发现“原来可以这样还可以那样”,从而更踊跃地推动合作,实现品牌与消费者双赢。

海百川本次重点展示的则是“灵巧手”机器人项目,核心技术由“高精度传感器集成、多自由度柔韧性机械结构设计、先进智能控制算法”组成,配合“多触点传感能力与高度灵敏的力反馈系统”,实现“类似人手的抓取灵活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医疗康复、危险作业、智能服务等复杂场景中的适应能力。

海百川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公司已在该领域形成深厚技术壁垒:累计申请并获授权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138项,全部覆盖传感器、机械结构、控制算法与力反馈等关键环节。期待通过此次专场展示“展现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对接产业链上下游,获取“政策支持、资本合作和人才引进”等资源。

据了解,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海百川现场展出可弹奏音乐的机器人和完整人形机器人,面对行业热度,该负责人认为,机器人发展前景特别好,但未来仍需在交互方面和智能化上加大研发力度。

北京太一生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太一”)展的创新产品——Revit Agent PoC、企业级AI智能体T-ONE,核心技术领域包括多智能体协作、MCP 协议应用、Revit 接口开发及插件研发,实现智能体与 Revit 结构化通信。其中,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下,T-ONE 智能专注构建企业级 AI-Agent 生态,拥有双 Agent 协同、认知决策引擎等颠覆性技术,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器”。

采访中,太一相关负责人把该公司定义为“一家科技性公司”,拥有与传统 AI 架构截然不同的“认知决策引擎”,并直言“我们是给了 AI 一个世界观”。目前,该公司用这套底座同时切入工业、EPM、央企审计、一体机、工业设计软件智能 T 共五个方向,并坚持“宁可前期走得慢一点儿”,也要啃“最复杂”的场景。

在工业落地上,太一用“实训模型”把电气、振动、机械等多维数据训练成可解释模型,再与聚身智能等公司的物理建模结合,实现“把不可解释的事情变成可解释的事情”。该负责人称,第一阶段模型训练已接近完成,团队认为“我们真的是为了 5 年或 10 年以后去创业”,并不在意当下收益。

面对“2025 年智能体元年”的说法,太一强调“智能体不是万能钥匙”,必须与交叉学科深度耦合才能解决工业复杂度;他们选择与拥有行业 Know-how 的企业合作——对方负责传感器、数据采集、标准制定,太一用认知决策引擎完成 AI 分析与训练,形成互补生态。

关于中国初创企业的优势,太一提出“这是一个 AI 超级个体的时代”,并以“一个人就可能是一个公司”为例,说明小团队也能创造高人均产值;太一的“动态博弈框架”让 AI 与人在认知层面对弈,“你的认知决定了 AI 给你回复问题的深度”,从而用极小规模撬动行业级深度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