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 科技关注

北电数智:AI向下扎根,让人工智能生产力结出果实

时间:2025-04-16 浏览: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4月15日,酒仙桥论坛在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正式召开。论坛以“开启AI生产力元年”为主题,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迈向生产力转化阶段。论坛将涵盖算力、算法、数据、应用等多个维度,通过10余场论坛和分论坛,深入探讨AI在医疗、金融、工业制造等领域的落地场景。

论坛前夕,记者就北电数智在AI全栈布局、国产算力推进、可信数据服务及行业应用方面,以及酒仙桥论坛方面话题采访了北电数智首席技术官谢东和战略北电数智市场负责人杨震。

“酒仙桥论坛不仅是技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产业碰撞的舞台。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论坛,让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真正成为生产力。”杨震表示。

据介绍,作为北京电控的二级公司,北电数智自2023年8月成立以来,仅用20个月便完成了AI全栈布局,打造了从算力基础设施到数据服务、模型适配、应用开发的完整生态链。

“我们不仅在物理层面建成了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更在软件层面实现了AI全栈能力,让人工智能从算力、算法、数据三大核心要素延伸到千行百业,推动商业模式的重塑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杨震指出,北电数智的AI底座涵盖了AI计算基础设施、芯片层协同作战、算法加速、训推平台、数据服务等多个方面。这一底座不仅支持企业级和个人级用户进行模型训练和调优,还通过AI可信数据服务,解决了数据要素供不出、流不动、用不好、不安全的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让AI不仅仅是技术极客的玩具,而是真正成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力工具。”杨震强调,北电数智的使命是“建设数字中国”,通过打造面向未来的AI底座和生产力引擎,推动下一代工业革命在中国的到来。

值得关注的是,面对国产算力产能不足、发展不均的问题,北电数智通过异构纳管和算法加速技术,实现了不同国产芯片的协同作战。据谢东介绍,北电数智开发了AI异构计算平台和宝塔模型适配平台,通过稀疏算法、时间压缩等技术,显著提升了国产芯片的性能。

“我们通过算法加速,让国产算力在特定场景下的表现提升一两倍甚至七八倍,大幅提升了算力利用率。”谢东表示。

针对AI模型的幻觉问题和数据安全挑战,北电数智打造了可信数据空间底座。杨震指出,可信数据空间通过隐私计算和数据源可信技术,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并结合实时更新的知识库,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政务模型中,我们通过牺牲一定泛化能力,将幻觉率控制在5%以内,并通过评估机制确保最终答案的正确率达到100%。”杨震表示。

据了解,北电数智的AI技术已在多个行业落地。在医疗领域,北电数智与北京五家三甲医院合作开发了专病模型,并计划年底前形成全科模型。

在工业制造领域,北电数智通过具身智能平台,推动机器人从表演走向实际生产。杨震表示:“我们正在搭建虚拟仿真训练环境和物理直觉模型,帮助机器人适应复杂场景,实现真正的生产力转化。”

杨震强调,北电数智不仅是AI基础设施的建设者,更是产业生态的推动者。“我们通过‘一底座两平台’的模式,为不同地区和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的落地。”

目前,北电数智已将这一模式复制到佛山、珠海等地,并计划在福建、四川等地进一步推广。通过“一地一策”的策略,北电数智根据当地产业结构,提供针对性的AI赋能平台,如佛山的泛家居赋能平台和珠海的低空经济训练场。

杨震表示,北电数智将继续以“建设数字中国”为使命,通过持续创新和深度运营,推动AI生产力的全面升级。“我们希望通过降低AI使用门槛,加速场景和要素的开放,让人工智能成为真正的生产力。”

最后,谢东透露:“酒仙桥论坛将作为一个长效机制延续下去,每年举办一次,成为推动AI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