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 科技关注

博鳌关键词之“AI治理”:人工智能需应用与治理平衡推进

时间:2025-03-28 浏览: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3月28日消息,在全球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已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近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的“AI:如何做到应用与治理的平衡推进?”分论坛举行。此次论坛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及其带来的安全和治理挑战。当人工智能越强大时,其治理和安全问题就越为重要。此次论坛从更广阔的框架出发,将人工智能的安全治理与技术进展置于重要的位置进行讨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指出,过去一年中,人工智能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推理阶段和DeepSeek的出现。张亚勤强调,DeepSeek是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贡献,其开源模式和高效资源利用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

张亚勤还提到,人工智能正从信息智能向物理智能和生物智能转变,如无人驾驶和人脑接口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他提醒,随着人工智能能力的提升,其安全和治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张亚勤对智能体带来的风险进行了评估。他指出,智能体能够自我规划、学习和试点,但其路径不可控,带来了未知的风险。张亚勤认为,智能体的使用需要设置红线,如禁止自我复制,以降低安全风险。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曾毅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技术融合趋势。他指出,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的融合在工程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曾毅强调,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受到自然机制的启发,如人类大脑的路由机制,这将推动人工智能在科学上的重要进展。

曾毅还分享了关于人工智能安全与发展的新发现。他指出,提升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安全能力,并不会对其求解能力产生显著影响。这一科学突破表明,安全和发展并非相互掣肘,而是可以协同推进。

芬兰前总理阿霍从历史经验出发,探讨了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他指出,技术的发展速度往往快于人类的理解,这需要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阿霍建议,通过建立类似移动技术标准的国际共识,推动人工智能的合理治理。

vivo首席安全官鲁京辉从产业角度分享了对人工智能治理的看法。他指出,产业界在关注创新的同时,也需重视安全性。鲁京辉强调,全球治理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人工智能治理的复杂性,需要动态、敏捷的治理模式来应对。

最后,各位嘉宾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和治理提出了总结性建议:联合国可作为共识平台,但需多元机构共同参与;建议建立技术标准机构和政策协调机构,以应对全球挑战。(青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