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 科技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优化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加强AI深度伪造欺诈管理

时间:2025-03-04 浏览: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记者获悉,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聚焦优化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加强AI深度伪造欺诈管理、降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门槛议题,提出相关代表建议,旨在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规范,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破解科技制造业融资困局

“科技制造业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基础,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提是需要有持续的资本投入。”深耕科技制造业40余年的李东生,对行业属性有着深刻理解。

他表示,集成电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汽车等科技制造业具有“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产业属性,投入资本金大、回收周期长,投资规模往往超过百亿元,且有持续投资需求,亟需相应的权益性资本融资,但目前大型科技制造业融资普遍较难。

以TCL华星为例,其每年大概能产生200多亿的经营现金流,需要覆盖银行贷款、分红等支出。而其投建的t9产线总投资350亿元,第二期建设投资也有100多亿。相较之下,TCL华星在今年产生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为200多亿。

借助资本市场再融资是企业处于积累阶段推动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走向全球领先的必经阶段。李东生表示,资本市场应加大力度培育和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及链主型龙头企业,推动领先科技企业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地位。

基于此,李东生提出,依据科技制造产业属性及发展规律,应对头部科技制造业提供资本市场的创新服务和支持,适度放宽股权融资限制,并按照明确的法规进行审批,提高资本市场融资的可预期性。

强化AI深度伪造欺诈管理

近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备受关注。李东生谈到,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给各个领域带来机遇。比如TCL华星已建了自己的星智大模型,取得较好效果。据统计,2024年TCL通过AI应用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5个亿。

而另一方面,AI深度伪造内容侵权现象愈演愈烈,欺诈事件频发。诚然,当前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式增长,让深度伪造成为智能时代传播领域的新风险。作为一种合成技术,深度伪造通过深度学习对视频、音频、图像等数字内容进行篡改、仿制及自动化生成,能够制造出逼真度极高且难以辨别的结果。《2024人工智能安全报告》显示,AI既放大现有网络安全威胁,又引入了新型威胁,引发网络安全事件指数级增长。2023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暴增3000%,基于AI的钓鱼邮件数量则增长了1000%。

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司法实践中亦诞生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然而在治理实践层面仍需多维度完善。

对此,李东生提出了四点具体建议:一是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合成内容标识管理规章制度的出台。二是明确对人工智能深度合成服务商未履行标识义务的惩罚制度,完善未按要求进行标识的行为界定、分类细则,以及相应的处罚标准。三是加强深度合成内容标识技术标准和发布的管理,保证标识的有效性,对相关内容平台出台要求,用户在发布深度合成的视频、音频等内容时,有义务对其进行标识。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有效监管。

“《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巴黎人工智能宣言)的签署是全球AI治理的一个重要尝试,也标志着全球AI治理迈入新阶段。”李东生表示,考虑到技术创新和相关监管需要,可适度推后对未履行标识义务的AI深度合成服务商的惩罚制度,可提前明确相应处罚措施,有利于相关企业尽早做好合规的准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