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社会热点

围猎老年人的“古玩”直播间:上千元甩卖的“古董”成本仅几十元,异地报警维权难立案,警方回应

时间:2025-09-16 浏览:

王羲之的《兰亭序》、齐白石的《虾趣图》、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博物馆镇馆之宝,却以几千元的售价出现在一些古董文玩直播间内。

最近,古董收藏爱好者史先生向大象新闻·大象帮爆料,一些网络主播打着“民间收藏”的旗号,在网络直播间通过链接下单、微信转账等方式,让老年消费者购买没有任何鉴定证明的“文玩古董”。

主播在直播间内一句句“投入几千,赚得千万”“高价回收拍卖”的诱导下,一些老年消费者抱着“捡漏”的心理拍下所谓的“稀世藏品”,却不知已深陷骗局。

古董收藏中的“致富”门路

杭州陈大爷的三层小楼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堆满古董的房间。陈大爷蹲下身,费力地扒开一个箱子,紧接着一股刺鼻的油墨味儿扑面而来,拿在手上的“清乾隆青花瓷瓶”是他今年3月份花999元在一家古董鉴赏直播间购买的。

陈大爷几乎每天都会坐在椅子上,把玩着他从各个网络直播间淘来的七八百件古董,这些他本以为价值连城可随时变现的“古董”,却让他背上了近百万元欠款。

陈大爷退休前曾是一名小学教师,他唯一的“收藏经验”就是攒了半辈子的邮票。2024年7月,他在刷短视频平台时被一个卖古董的直播间吸引,主播声称仅需999元购买一个钟表,转手可以卖十几万,陈大爷当即就下单抢购。

这些主播口中的“致富门路”恰好戳中了陈大爷想赚快钱的软肋。接下来的半年里,他像着了魔一样,穿梭在数十个直播间中,从“王羲之真迹”到“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只要主播推荐,陈大爷就毫不犹豫下单。“主播说这是宫里的古董,他把古董分给老百姓,让大家一起富起来。”陈大爷说。

当陈大爷想把手中的古董变现时,却怎么也联系不上这些主播,就连直播间也显示注销。无奈之下,他想起主播当时的承诺,有些藏品可以直接到银行兑换成现金。当陈大爷拿着藏品到银行兑换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从未收到过兑换古董的通知。

在问及是否还相信这些直播间时,入局已深的陈大爷翻看着手机中的购买记录说道,“如果相信这些古董是假的,那我该怎么办。”

史先生是一名古董收藏爱好者,由于经常分享一些经验,许多购买到假古董的老年人都会找他咨询。这些老年人在主播们的洗脑下,相信自己在直播间购买的是价值连城“奇珍异宝”。但在史先生看来,这些“一眼假”的假古董制作粗劣,没有任何鉴定说明。

找史先生帮助维权的李阿姨就在一个古董收藏直播间购买20多万元的藏品。起初,主播自称“陶瓷世家”,所售卖的瓷器更是让李阿姨心动不已。“主播承诺购买了可以‘回馆’,每个月给我一定的保管费,之前在美国拍卖,估值一个亿。”

可是在到达约定的日期,这名主播却以生病推诿最终失联。“有上海的朋友去古玩市场想要变现,人家一看就说你拿回家玩玩吧,你这东西哪是古董啊。”李阿姨辗转联系上其他“粉丝”,才发现仅她所在的“铁杆粉丝群”就有280多人。

意识到被骗后,李阿姨开始联系主播要求退款。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名主播仅退还了8万元,却不承认直播间售卖的是假古董瓷器。

仿古工艺品聚集区樊家井

据知情人士透露,网络直播间里所售卖的“古董”,基本上都是现代工艺品,有很多主播就在江西景德镇的樊家井进货,有些主播为了拿货方便,甚至把直播间都设在樊家井。

樊家井位于景德镇市珠山区南部,是全国闻名的仿古瓷产业聚集区。记者走进樊家井看到沿途店铺,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瓷器、字画等,这些仿古工艺品的价格在几元至几百元不等。

记者以买家身份进入了一家仿古瓷器店,听到记者询问鸡缸杯的价格后,随手从货架上拿起一个递给了记者,杯子底款印着“大明成化年制”的字样。“我们专门仿明成化做法的,全部都是对标书,一比一去复刻的。”该老板介绍,自己家里有专门的工厂专门生产,卖给客户就是5块钱一个。

这家店里鸡缸杯有做旧款和新款,记者拿起一个做旧款的鸡缸杯,杯身的“包浆”油腻发亮。当记者询问使用是否有害时,该老板介绍有些商家会用酸等化学制品,让这些瓷器看起来像是古董的样子,不能拿着装酒装茶,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身体有害。

还有一些仿古工艺品店老板向记者透露,店里的仿古制品除了会少量零售给一些仿古爱好者外,大部分都卖给了做网络直播的人,“好多都是拿我们的瓷器做的旧,就当古董卖啊。我这个烂的瓷器都要卖一千多块钱,人家就当老的卖呀。”这名老板的手机里存着几十个古董直播间买家的微信,聊天记录更是翻不到头,最多的一个买家,每个月要从他这里拿上千件仿古制品。

异地报警立案难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难辨别在直播间抢购到的“古董”是真品还是赝品。此外,还有些社交平台的直播间仅展示“古董”,但不通过社交平台售卖,主播将消费者引流到微信,通过转账交易的方式进行销售,绕开了社交平台的监管,消费者后期维权时很难取证。

6月28日,记者在南昌市红谷滩区一个小区门口,见到了从山东青岛赶来的吴大爷。他手拿一沓转账凭证,准备找“大金艺术馆”直播间的主播大金维权。

从去年7月份开始,陈大爷先后通过主播大金与陈平安等人,购买二十多万的古董收藏品,其中一部分藏品并未通过社交平台交易,而是直接转账给主播的助理。

“他诱导我线下交易,让我加他的微信号后直接转给他,他有一张银行卡的户名叫吴静,我这都有证据。”吴大爷开始维权后,很多和他遭遇相似的网友纷纷联系吴大爷,他们发现“大金艺术馆”的发货地址在南昌,就一起相约去南昌这个发货地看一看。

吴大爷一行人来到小区门口后,拨通了主播大金的电话,称有个快递需要取一下。大约20分钟后,一名中年女子出现在小区外,看到吴大爷等人,转身就走。“我只是个保姆,不认识什么大金。”面对吴大爷等人的阻拦,女子开始教育起他们,“你们这些人都是贪,贪。”

吴大爷等人选择了报警。随后,一位年轻女子来到陈大爷身旁,她自称是大金直播间的工作人员,只负责收发货物,中年女子是她的母亲。年轻女子希望吴大爷等人联系主播大金和陈平安处理此事。

20分钟后,民警到达现场通过电话联系上了主播大金的助理,对方表示直播间售卖的是现代工艺品,并未欺骗吴大爷等人,这名年轻女子就是大金直播间的收款人吴静。随后,民警将吴静带回派出所询问。

经过5个小时的询问,民警表示,在南昌当地无法立案,需要吴大爷等人各自整理证据回到自己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去报案。

早期被骗者艰难立案

“受骗者大都是中老年人,没有收集证据的意识,维权难度较高。他们即使发现自己被骗,也并不知道如何收集证据,更找不到投诉举报的渠道。”古董收藏爱好者史先生说。目前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自发建立了维权群,其中有一名最早在“大金艺术馆”购买藏品的消费者“哈喽姐”,收集了大量证据。

网名叫“哈喽姐”的消费者,是“大金艺术馆”最早的一批顾客,也是最早开始找大金维权的人。她之前是“大金艺术馆”直播间的“铁杆粉丝”,大金先后在微信视频号、微拍堂两个平台换了多个账号直播,“哈喽姐”也像直播间的其他粉丝一样,一直坚定地相信大金能帮他们赚钱。然而,大金不仅没有帮“哈喽姐”将购买的藏品变现,反倒把她当成“成功变现案例”去诱惑更多的粉丝。

“当时真的就是相信他,我还给他寄了两瓶蜂蜜,我儿子说对大金比对亲儿子还亲。”直到有朋友拿着“哈喽姐”在直播间购买的藏品去鉴定,才发现全是现代工艺品。

醒悟后的“哈喽姐”开始收集大金直播间的证据并报警。2024年5月,当地公安部门对“哈喽姐”在直播间买到假古董一事进行调查,民警也对大金进行传唤。

今年6月份,“哈喽姐”收到了大金的退款。“上海有一个大哥被骗了200多万,还得了肺癌,人家比我还惨,他咋不退给人家呀。”哈喽姐表示,虽然她的钱已经退回,但还有很多消费者依然在维权的路上。

警方呼吁:监管与亲情守护都不可少

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类似的直播间在网上还有很多,假人设、假剧本是他们的共性,公安机关也在积极打击相关违法行为。

去年12月,河南新乡警方破获了一起直播间诈骗案件,为了躲避相关部门的查处,这些直播间前期以表演剧情为主,通过专人提前构思剧本,以类似短剧的形式打造人设,骗取粉丝信任,从而筛选忠实的粉丝,当筛选完忠实粉丝后,骗局才正式开始。

长垣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张超告诉记者,这些直播间诈骗都会有一套自己的话术,被骗的大部分是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妈妈粉,用深情的男主角的故事让她们产生代入感,时间长了就会被洗脑。在获得信任后,让他的粉丝们帮他保管这些东西,同时要交一定数额的保管费。

“我们把这些东西都拿到了河南省博物院进行了鉴定,当时送去了几百件吧,都是当代工艺品,不属于这个古董。”张超说。

最终,经过警方调查,将该团伙27人全部抓获归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60岁及以上银发网民规模达1.61亿人,对互联网不熟悉的他们也成了不法分子的目标。

长垣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副大队长王丽丽提醒,“上年纪或者即将上年纪的父母,由于社会发展太快,他们可能会跟不上。希望儿女们除了工作之外,更加关注一下自己的父母,了解一下他们平常的需求。同时也希望相关的主管部门,加大一些监管力度,对于直播主播和商户,提高相应的准入门槛,这样有利于售后的监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