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南省“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镇和南阳市乡村振兴示范镇,近年来,南阳市西峡县二郎坪镇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特色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整治等系统工程,通过总投资3.2亿元的五大重点项目,探索出一条三产融合、形神兼备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截至2025年3月,项目整体进度已达80%,预计3月底全面建成投用。至此,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大庙村火星庙组,四座全自动可伸缩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投资180万元的袋料香菇种植基地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预计年产香菇150万斤,可为村集体增收60万元,带动周边120户群众户均增收2.5万元。
而在饮马槽组三号厂房建设现场,占地2000平方米的钢结构主体已拔地而起,现代化厂房建成后将引入食用菌深加工生产线,形成从菌种培育、标准化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我们的冻干香菇脆片、香菇酱等产品,附加值比鲜菇提升5—8倍。”二郎坪镇党委书记赵丹算着“经济账”,整个食用菌产业链预计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
在饮马槽组人居环境提升示范点,白墙黛瓦的豫西民居错落有致,75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里,垃圾分类亭、健身器材、文化长廊一应俱全。
沿新修建的生态步道前行,蜿蜒山路如一条巨龙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这条精品旅游公路串联起五道幢、老君洞等景区,通过彩色沥青铺装、休憩驿站等设施,构建起“快进慢游”的旅游网络。步道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量将突破30万人次,配套建设的五道幢沥青停车场配备15个快充车位,可满足新能源旅游大巴充电需求。
项目推进过程中,二郎坪镇创新实施了“五方联动”机制。针对3.2亿元的总投资规模,镇里建立“资金池+项目库”管理制度,整合财政衔接资金、专项债券、社会资本等多元投入。在生态步道建设中,创新采用EOD模式,将周边200亩集体林地的碳汇收益纳入还款来源,破解了重大基建项目的融资难题。
随着五大项目进入收官阶段,二郎坪镇食用菌产业链带动村集体经济全部突破50万元,生态步道沿线的农家乐新增42家,人居环境提升使房屋租金增值3倍,同时,如今已有23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创办电商服务站、民宿管理等新业态。
下一步,该镇将推进“三产融合”示范园建设,培育研学旅行、康养度假等新业态,力争三年内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让二郎坪真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振兴样板。(刘瑞麟 胡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