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摆在首位,聚焦以文聚力、以文兴业,全力打好保护、传承、创新‘三张牌’,致力于全面提升辛村遗址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水平。”近日,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据了解,为切实做好辛村遗址的保护工作,淇滨区采取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有效措施。通过积极争取资金,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了辛村遗址保护大棚,并建立起公安、文物、属地等重点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严格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完善文物“四有”档案。
在技防方面,该区安装了120余处高清监控设备和红外电子护栏,实现了对辛村遗址保护范围的监控全覆盖;在人防上,开展常态化重点时段巡防,核心区域24小时安排专人值守;在物防上则在汛期等重点时段增配防汛设备,安装防护栏,储备应急物资,全方位筑牢了文物保护的坚实屏障。
近年来,淇滨区在辛村遗址文化资源的传承展示上不断探索创新。“我们在辛村遗址保护大棚内新建了300平方米的数字展示廊道型展示屋,通过沉浸式周代卫国历史墙、数字展示大屏、仿制文物展柜等设施,全面展示和讲解卫国起源及其世系、诗经文化、卫国文明、君子之乡等考古及文献历史信息。” 淇滨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局致力于打造集遗址展示、科普教育、学术研究、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考古发掘示范基地,让观众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领略以辛村遗址为核心的卫国文化。
此外,淇滨区还将以豫北文物整理基地建设为契机,助力辛村遗址及豫北地区的考古工作朝着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全面展示辛村遗址的考古成果与文化底蕴。同时,充分借助全息投影、VR 等现代数字化技术,对墓葬区、铸铜作坊区、制骨作坊区等遗址发掘成果进行数字化建模,进一步拓展文化传承的广度与深度。
在辛村遗址考古园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发掘体验课”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热情参与。据悉,自该项目开展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
展望未来,淇滨区将强化辛村遗址的科技保护力量,在文物的活化利用和数字化展示上创新形式,推动辛村遗址考古研学游持续火热,拓展文旅融合旅游线路,讲好辛村文化、淇滨故事,守好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叫响“中国诗河,淇美如歌”的文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