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融媒 > 融媒采风

“引进来”“走出去” 投洽会构筑双向投资新格局

时间:2025-09-16 浏览:

9月11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圆满闭幕。本届投洽会展览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123个国家和地区,1100多个政府官方机构及工商企业团组参会,客商总数超8万人。据组委会统计,本次大会共签约各类投资项目1154个,计划总投资6440亿元。投洽会以其日益增强的权威性、国际性、专业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自身的“含金量”和“磁吸力”,成为全球投资领域不容错过的重要盛会。

共签约各类投资项目1154个,计划总投资6440亿元(央广网发 投洽会组委会供图)

大会以“携手中国 投资未来”为主题,通过展洽融合的方式,着力打造“投资中国”的标志性展会,构建双向投资促进的核心服务平台。

外企看好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机遇

外企始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赵炳弟在多次参加投洽会后感慨道:“中国是松下海外最大的市场,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关键平台。”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已有47年的深耕经验,设立了64家法人公司,员工规模近5万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约1万人。上一财年,松下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约占其全球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中,松下不仅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努力,也从中获益并实现了稳健成长。”赵炳弟表示,松下持续看好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机遇,尤其在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银发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看到广阔合作前景,未来将继续坚定在中国发展,融入本土创新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韩国JK医疗集团海外事业部总经理荫放同样是第三次参加投洽会,他深切感受到投洽会逐年提升的影响力和实效。在他看来,投洽会已成为全球资本和企业来华寻求发展与合作的重要窗口,不仅搭建了短期交流平台,更从侧面展现了中国经济与市场的韧性以及共赢未来的开放姿态。

与这些外资企业一样,投资中国已成为众多跨国企业的首选。9月9日,中国商务部与联合国贸发会议首次联合发布《世界投资报告2025》中文版及《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5》《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25》,全面呈现中国投资新趋势与广阔前景。数据显示,中国吸引外资连续15年、对外投资连续12年保持千亿美元规模,稳居全球前列。截至2024年底,中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存量分别超过3.6万亿和3.1万亿美元,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格局。

投洽会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作为双向投资促进的重要平台,投洽会不仅吸引外商前来寻觅机遇,也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在大会上表示:“中国是柬埔寨最大的投资国和最可信赖的伙伴之一。过去十年,中国的投资与融资为我们修建了超3000公里道路和16座桥梁,极大改善了基础设施状况。”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扎姆希德·霍扎耶夫也认为,中国已成为该国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去年双边贸易额创下140亿美元纪录,中国对乌投资较2017年增长超五倍。

在持续吸引外资的同时,中国也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深化与各国的经济合作。近年来,中国企业不断拓展海外市场,覆盖基础设施、能源、科技服务等多个领域,为东道国带去资金、技术与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投洽会的权威性、国际性、专业性和实效性日益增强(央广网发 投洽会组委会供图)

不少企业的“出海”之路,正是借助投洽会这一平台迈出关键一步。“可以说,我们在阿联酋的项目,就是投洽会这个平台所孕育出来。”厦门吉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陆它山回忆道,正是在2024年投洽会上与阿联酋拉斯海马酋长的会谈,坚定了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的决心,目前该项目正稳步推进,预计2026年初可实现投产。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潘骅也认为,“企业出海不能单打独斗”,而投洽会为其提供了与产业合作方及第三方机构深入交流的机会,有效帮助企业应对境外融资、产业链协同等挑战。

正如全球基础设施合伙公司副董事长、世界银行原行长金墉在大会上所言,中国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不仅贸易格局持续优化,更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外资目的地之一。同时,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已跃居全球前三,覆盖基础设施、能源科技服务等诸多领域,对新兴经济体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立足新起点,投洽会汇聚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见证双向投资的深度共赢。中国正以高水平开放携手全球伙伴,共创更加广阔的合作前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