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日前,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仅为7.3万,远低于市场预期,并大幅下调了5月和6月的数据。同时,美国6月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环比大幅收缩16%至602亿美元,为2023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主要由于企业在年初大规模进口潮后纷纷削减采购;进口总值下降3.7%,其中消费品进口降至2020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7月ISM非制造业指数由前值50.8降至50.1,不及预期的51.5。新订单几乎接近停滞,就业萎缩,价格指数则创2022年10月新高。另外,美国7月标普全球服务业PMI终值55.7,创2024年12月以来最高。
针对上述数据,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至约1%,5月和6月就业增长的异常大幅下调才是周五非农报告中的“真正新闻”。美国经济数据的低迷,加剧了华尔街知名投行对降息分歧。
高盛、花旗、小摩力挺降息:
8月4日,高盛发布报告明确表示,美国潜在的月度就业增长已从第一季度的20.6万骤降至7月的2.8万,这表明劳动力市场正在迅速降温。基于此,高盛认为9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极高,若数据进一步恶化,甚至可能激进降息50个基点。
与此同时,高盛还认为市场对于美国经济治理和数据质量的担忧,可能打压美元价值,特别是欧洲央行仍可能维持较高存款利率,这种政策分化将进一步削弱美元,据此,高盛预计即使美联储到2026年中期将利率降至3%-3.25%。
摩根大通在最新研报中也预测,今年9月与11月美联储可能各降息50个基点,12月再降25个基点,全年累计125个基点;并称“存在提前至9月会议前紧急降息的强烈理由”。
花旗则预计美联储可能降息50个基点,并表示在就业数据大幅下修后,美联储官员可能会失去观望的“奢侈”,并预计政策利率最终将降至3%。该机构认为,潜在经济活动增长在今年上半年已放缓至潜力以下,这为将政策利率降至中性或更低水平提供了理由。
美银、巴克莱、汇丰态度谨慎:
与高盛、花旗、小摩力挺降息态度有所不同,美银认为今年美联储或按兵不动,巴克莱和汇丰同样态度谨慎。
具体来看,美银全球研究部团队认为,劳动力需求的下降与供给减少相匹配,失业率保持相对稳定,且消费者支出似乎正在增强,这可能预示着美国经济走向更强劲的轨迹,并预计美联储可能会维持利率不变直至2026年。
美银还警告称,市场把衰退和滞胀混为一谈了,并提出:“对美联储而言,更值得担忧的可能是,过去一年美国在降低通胀率方面并未取得太多进展。随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生效,物价压力重新加速的风险可能超过劳动力市场大幅放缓的风险。”
巴克莱的态度则很有意思,从此前的支持降息转向保守,其此前于今年6月发布的报告中还预计“全年降息50 基点”,但在8月4日发布的报告则表示,尽管劳动力市场疲软,关税却可能推高商品通胀,并预计美联储今年仅降息一次25基点,且可能推迟至12月。
汇丰同样谨慎,认为渐进式降息可能性较大,并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预计,美联储将在2025年9月、12月及2026年3月各降息25基点,全年累计75基点。
美联储官员们也吵疯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官员们的态度。自美国“非农”数据暴雷之后,在美联储内部,支持宽松政策的力量正在增加。在最近一次FOMC会议上,理事沃勒和负责监管的副主席鲍曼均投票支持降息,这是自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两位理事同时投下反对票的情况。
美联储博斯蒂克表示,就业数据意义重大,显示就业市场正从强劲水平放缓,就业数据很重要,但数据修正才是更值得关注的内容,这些修正显示经济增速出现了显著放缓的情况。不过,他认为就业数据不会改变本周的FOMC决策;就业市场在很多方面仍然表现良好,目前尚未从企业那里听到即将大规模裁员的消息。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则明确表示,鉴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就业市场正在疲软,且没有迹象显示关税通胀持续存在,降息时机已经临近。戴利称,年内进行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看起来仍然是一个适当的重新调整。
美联储理事沃勒和鲍曼同样对迟迟不愿降息表示担忧,在周五发布的单独声明中,两人解释了他们持异议的理由,都强调了劳动力市场日益疲软的迹象,并认为可能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不必要损害。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批评鲍威尔降息太迟,称可能很快宣布美联储新任主席。他已将潜在的未来美联储主席范围缩小到四名候选人,包括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但不包括美国财长贝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