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滚动

15倍大牛股暴涨只是前兆?人形机器人“上岗”或只差一步

时间:2025-08-06 浏览: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8月5日,上纬新材复牌涨停,股价达110.48元/股,成为A股年内首只15倍大牛股。这轮暴涨源于7月8日晚间公告,智元机器人及其核心团队拟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实现控股。此后,上纬新材股价连续涨停,年内涨幅达1566.62%,总市值飙升至445.63亿元。

今年以来,具身智能赛道热度飙升,人形机器人行业呈现出 “订单爆发、技术迭代、资本活跃” 的鲜明特征。

中标数量接近或超去年全年

2025 年以来,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显著的订单增长。据企查查数据,截至 8 月 4 日,智元机器人中标 9 个项目,宇树科技中标 68 个项目,优必选中标 16 个项目,中标数量接近或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其中,中国移动(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24 亿元的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由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分食,成为年内单笔金额最大的订单之一。优必选则以9051.15万元中标觅亿汽车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刷新工业领域单笔订单纪录。

从应用场景看,当前订单主要集中于表演讲解、展馆导览等交互服务领域。例如,宇树科技 3 月中标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实验室项目,以及威海市科技馆、上海临港供排水发展有限公司的智能巡检项目。业内人士指出,这是新技术推广的必经阶段,通过高关注度、低技术门槛的场景积累数据与经验,为后续向工业制造、家庭服务等场景拓展奠定基础。

材料与结构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中金公司研报强调,轻量化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核心趋势。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厂商通过材料优化、结构优化及工艺优化,显著提升机器人续航能力、运动性能及安全性。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轻量化趋势加速行业变革,开源证券则认为,头部企业资本化动作提速正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在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概念导入期迈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

产业链上游企业加速响应轻量化需求。福立旺利用精密金属制造技术积累,开发灵巧手微型丝杠、腱绳等零部件,投资10亿元建设苏州生产基地,微型丝杠已进入研发送样阶段。长华集团2024年底生产出行星滚柱丝杠样品,2025年迭代样品送样检测,重点突破轻量化与高精度技术瓶颈。福达股份组建机器人事业部,成功开发行星减速器产品并完成台架试验,为轻量化关节模组提供核心部件支持。

全产业链布局加速成型

开源证券指出,国内具身智能企业融资呈现 “软硬件协同、全产业链布局” 特点。硬件端聚焦人形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软件端侧重具身智能算法与系统开发,形成覆盖“零部件+整机+算法”的完整生态。

上市公司中,福达股份、福立旺、长华集团等通过技术转型构建第二增长曲线。福达股份将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定位为战略业务,开发行星减速器产品并推进定点项目;福立旺向灵巧手微型丝杠、防松脱垫片等领域转型,客户对接有序推进;长华集团加大行星滚柱丝杠研发投入,新样品送样检测进展顺利。

在资本层面,行业掀起资本化热潮。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辅导,智元机器人通过收购上纬新材实现资本化突破,优必选第五次再融资24亿元用于产能扩张。若产业支持政策落地,我国凭借应用场景与全产业链优势,有望带动机器人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尽管行业热度高涨,但商业化落地仍面临技术瓶颈。高盛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量产需跨越任务通用性、稳定性及快速推理三大门槛,同时存在数据稀缺、硬件标准化缺失等问题。当前约半数订单集中于表演展示与数据采集场景,离工业级应用仍有距离。(陈十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