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今年7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常州市首席双碳官制度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在国内率先建立企业首席双碳官制度,通过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加快构建碳排放管理体系,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我国"双碳"管理进入专业化、制度化新阶段。
《方案》提出建立市、区两级政府首席双碳官组织体系,明确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企业参与的实施原则。首席双碳官将发挥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核算等关键作用,成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纽带。
根据《方案》规划,2025年12月底前,全市上市公司和工业、建筑、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市属国有企业将率先实现首席双碳官制度全覆盖;2026年6月底前,全市十百千亿大企业将全面推行这一制度;到"十五五"期末,力争覆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这一分阶段推进的实施路径,体现了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双碳"管理进入专业深耕的关键时期,该制度的出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政策体系完善和企业需求升级,专业能力已成为企业碳管理的硬性要求。首席双碳官的设立,将有效弥补企业在专业判断方面的短板,通过需求端升级推动服务端提质,形成行业良性循环。
业内专家认为,常州率先建立首席双碳官制度,不仅为企业"双碳"能力提升提供了制度保障,更创造了可复制的"常州模式"。随着"双碳"工作从"有没有"转向"实不实",这一制度的推广实施,将成为检验地方政府"双碳"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提供重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