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2025年上半年收官,私募基金的“成绩单”陆续揭晓,业绩分化现象极为显著。有的老牌私募大赚近105%,而部分知名私募却黯然亏损超20%。
知名私募中,一家规模在50亿—100亿元的老牌私募表现抢眼,其旗下代表产品截至6月30日,今年以来收益率高达104.93%。这主要得益于新消费概念的崛起,该公司自2024年11月开始,就将标签从“大消费”变为“新消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一家知名私募有产品截至6月27日,今年以来亏损超20%。据其基金经理透露,此前该产品第一重仓配置的板块始终是油气板块。
复盘上半年市场,宏观事件的把握成为左右产品业绩的关键。钦沐资产指出,春节时期的“DeepSeek时刻”和4月初的关税影响时段是两个明确的时间节点。源乐晟资产表示,公司对银行保险配置一直较低,但该方向在6月有明显表现,未来将加大对这一行业的研究关注。格雷资产则认为,任何方法或策略都有周期,要保持平常心。
展望下半年,机构普遍较为乐观。致顺投资延续年初以来对“科技+消费”双主线领域的看好,认为科技主线内涵将更加丰富,消费主线则进一步向新消费龙头聚焦。清和泉资本表示,中国市场估值相对偏低,对全球资本有吸引力,看好AI应用、上游资源、新消费、创新药、优质红利资产等方向。(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