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已有近1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参与设立各类基金,或披露了相关进展。这反映出上市公司在寻求多元化发展和实施资本运作方面的新动向。
在基金类型上,产业投资基金因其聚焦特定产业、整合资源、孵化项目的特点,成为上市公司的首选。例如,江丰电子和永新光学分别认购了专注于半导体和光学领域的产业投资基金,以促进公司主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
股权投资基金同样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康龙化成和美锦能源等公司通过参与股权投资基金,旨在开辟投资新路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当前,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基金投资的热门方向。凌云光技术、久日新材料等公司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布局这些领域,以分享行业红利,提升自身竞争力。
此外,一些上市公司选择跨界投资,如德业股份和一彬电子科技,分别涉足智能科技和机器人产业,以实现业务多元化和技术创新。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钱向劲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基金,不仅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能加速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助力企业整合行业资源,推动产业链合作,同时在新业务增长点的挖掘上发挥重要作用。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上市公司通过参与设立基金,不仅能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还能紧跟科技发展趋势,提升创新能力。
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基金也面临市场波动、行业竞争、企业经营等风险。努曼陀罗(丽江)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霍虹屹建议,上市公司需强化风险管理,构建完善的投后管理机制,确保投资基金稳健运作。
总体来看,上市公司参设基金已成为一种趋势,既体现了企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又展现了资本市场的新活力。(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