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正在拉美复制 “供应链 + 技术” 双输出模式

秋伊新闻网

2025-05-09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 记者 陈超】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全球南方”国家正逐渐崛起,成为推动多边合作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5年,中国—拉共体论坛正式运行,开启了中拉合作的新篇章。10年间,双方达成上千项合作协议,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拉美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日益凸显,而拉共体则是地区国家加强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平台。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拓展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其中,巴西,作为拉美地区的 “领头羊”,与中国之间的合作更是亮点纷呈,涵盖科技、农业、能源等多元领域。近年来,中国企业凭借创新的技术和灵活的战略,在巴西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改变了当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也为中巴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科技惊艳巴西市场

中国科技企业在巴西市场的发展成果显著,为中巴科技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其中,中国手机品牌在巴西市场的崛起,成为中巴科技合作的典型范例。​

据美国Gizmodo网站巴西版报道,中国品牌在巴西智能手机市场的影响力快速提升。通过本地化生产和签署战略协议,部分此前知名度不高的中国手机品牌逐步打开市场,开始与西方传统手机品牌展开竞争,这一趋势有望在未来几年重塑巴西智能手机市场格局。​

今年以来,巴西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品牌拓展市场的重要方向。新进入巴西市场的中国品牌采用灵活的运营策略,通过本地化生产和创新定价,快速站稳脚跟,推动巴西手机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过去一年中,就有3个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进入巴西市场。这些企业与巴西本地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本地化生产,并根据巴西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定制,产品说明和使用手册均采用葡萄牙语编写,展现出对当地市场的重视。

如果说智能手机是中国科技 “亲民化” 的缩影,那么电动汽车则是中国高端制造 “硬实力” 的体现。 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品牌同样表现出色。彭博新能源财经网站2024年11月报道显示,2024 年1月起,巴西恢复征收新能源汽车进口关税,并出台政策刺激本土汽车生产,卢拉总统签署 “绿色出行和创新计划”。即便面临政策调整,中国汽车品牌依然保持竞争优势。数据显示,巴西每10辆进口电动汽车中就有9辆来自中国,2024年上半年,中国产电动汽车占巴西进口电动车总销量的91%。比亚迪和长城已计划在巴西开展电动车生产业务。凭借巴西全球第八大汽车生产国的产业基础,在中国车企的带动下,巴西有望成为拉美地区重要的电动车出口中心。​

此外,中企在拉美绿色领域的投资也在持续推进,为区域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助力。中国国家电网、中国三峡集团等企业在水电、太阳能和风能领域开展基建投资,同时,电动车、光伏板等绿色科技产品在民间的普及度不断提高。以中国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为例,自2021 年起,该公司与巴西非营利组织Revolusolar合作,为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提供光伏技术,以低成本太阳能供电,切实改善当地居民生活。

供应链革新下的互利共赢新征程

在中巴经贸合作的广阔版图中,咖啡产业正成为两国携手共赢的关键领域。巴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深厚的咖啡种植底蕴,长期占据全球咖啡生产的龙头地位;而中国作为新兴的咖啡消费市场,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重塑全球咖啡产业格局。在这片充满机遇的领域中,中国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与创新能力,积极与巴西开展深度合作,瑞幸咖啡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24年11月,在巴西副总统兼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部长阿尔克明的见证下,瑞幸咖啡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APEX)于巴西利亚签署《合作备忘录》。基于2024年6月已签订的两年采购12万吨巴西咖啡豆协议,瑞幸咖啡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计划在2025-2029年的5年内,再采购12万吨巴西咖啡豆,总采购量达24万吨,价值100亿人民币。这一采购计划不仅是瑞幸咖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彰显了中巴咖啡产业合作的巨大潜力。​

在科技赋能方面,瑞幸咖啡将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咖啡产业链。在种植环节,瑞幸深入原产地“最后一米”严格把控品质,通过在当地建立的瑞幸巴西办公室和瑞幸咖啡高品质种植基地,深度参与种植源头的品质把控,同时通过“瑞幸巴西种植者支持中心”为当地咖农提供更专业的培训,推动产地种植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在加工环节,瑞幸引入先进的智能化烘焙设备,通过精准控制烘焙曲线,最大程度保留咖啡豆的香气与风味物质。在终端运营层面,瑞幸借助数字化系统实现从订单处理、饮品制作到配送服务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为产品创新与市场策略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瑞幸咖啡在巴西的实践,是中国企业响应 “一带一路” 倡议、推动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缩影。通过科技与供应链的双轮驱动,瑞幸不仅促进了中巴咖啡产业的协同发展,更为全球南方国家间的产业合作提供了成功范例。随着中巴关系的不断深化与全球南方合作的持续推进,未来将有更多中国企业在巴西这片土地上发挥创新优势,为双边合作注入新动能,共同书写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江时学指出,巴西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国家,被誉为“领头羊”和“定海神针”,在全球南方国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中国与巴西的经贸合作,凭借双方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度互补性,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农产品和矿产品进口需求庞大,而巴西,作为全球第八大经济体,拥有丰富的农业和矿产资源,其多种农产品和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两国经济的这种互补性,为中巴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江时学强调,中国与巴西作为东西半球的重要发展中国家,尽管相隔遥远,却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合作吸引力。两国在长期的合作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双赢”经验,并推动合作全面展开。据中国外交部网站公布的信息,双方已签署多达167项重要双边协议及文件,涵盖经贸、科技、农业、能源等多个领域,充分彰显了中巴合作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