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5月26日,美元指数与人民币汇率走势备受瞩目,同时穆迪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维持决定及财政部回应也成为市场焦点。
当日,美元指数盘中跳水至98.6921,创三周新低。受此影响,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上扬,离岸人民币(CNH)一度升破7.17关口,最高触及7.16155元,创2024年12月以来新高,且自上个月以来,离岸人民币在1个多月内跌幅超2500个基点。市场分析认为,自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后,市场对美国双赤字担忧加深,美联储官员谨慎言论打压市场情绪,预计政策暂停将延续至7月会议,美元开启新一轮跌势。此外,美联储最新会议纪要释放“鹰派观望”信号,降息预期推迟至9月,美国4月耐用品订单数据不及预期,也导致美元短期获利回吐。
机构方面,高盛外汇策略团队指出,若美元指数持续回落,人民币短期或测试7.15阻力位,但下半年走势仍需观察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程度。近期,中国央行通过逆回购、MLF等工具维持流动性宽松,叠加稳增长政策提振市场信心,中美利差预期收窄,部分做空人民币的套利资金加速离场。中金公司表示,企业结汇需求季节性回升及央行稳汇率工具储备充足,人民币贬值压力已显著缓解。
同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为“A1”,但展望仍为“负面”。穆迪称,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房地产调整和地方债务风险等结构性挑战,不过短期内大规模财政刺激和央行支持“提供了缓冲”。
财政部回应称,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一揽子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市场预期和信心稳定,债务中长期可持续性增强,穆迪作出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稳定的决定,是对中国经济向好前景的正面反映。
上述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动能不足、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际经贸秩序动荡不居等多重风险挑战,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生产和消费需求稳中有升,经济运行稳定性、协调性持续增强,充分展现出强劲韧性和蓬勃活力。
“下一步,一系列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还将协同发力、持续显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上述有关负责人称。(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