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金融综合报道】据证监会官网披露的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918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强化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支持力度,建设北交所成为国际一流证券交易所的建议》,证监会回复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目标,持续推进高质量建设北交所。
具体来看,提到五项措施,一是坚守北交所板块定位,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强化审核注册把关,把好上市“入口关”,与沪深交易所合理错位,为北交所提供更多优质上市公司。二是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监管机制安排,提升科技监管水平,增强现场与非现场监管的协调配合与有效联动,着力提升监管有效性,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是优化投资者结构,提高对潜在投资者和已开户投资者的吸引力,引导公募基金加大在北交所投资,加大力度引入中长期资金,推动投融资两端平衡发展。四是深化国际合作,积极支持北交所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经验互鉴,推动境外中长期资金投资北交所。五是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督促保荐机构和审计评估机构提升执业质量,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依法参与北交所做市业务,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据证监会披露,2023年,中国证监会以稳步提升北交所流动性、增强市场吸引力为突破口,统筹考虑市场准入、估值定价、交易制度、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明确一系列改革安排,其中即包括扩大投资者队伍。在具体落实上,中国证监会指导北交所发布了新修订的《北京证券交易所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其配套业务指南,简化了已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的个人投资者申请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的要求。截至2024年4月底,北交所合格投资者超690万户,较发布前同期大幅增长,为改善北交所市场流动性、优化投融生态打下坚实基础。(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