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长三角 > 华东都市圈 > 江苏

江苏睢宁:邱圩社区年度分红现场 村民们喜领1万斤猪肉2000只鸡等年货

时间:2025-01-18 浏览:

“我们村今年又又又分红啦,大家都快来哟!”1月18日上午,江苏省睢宁金城街道邱圩社区村民陆续来到分红现场,锣鼓喧天、秧歌欢腾,点燃了广场上的热烈气氛。村民们佩戴着喜庆的红围巾,满脸洋溢着幸福喜悦的笑容。

村民们以户为单位,美滋滋地领到了分割好的猪肉和两只鸡。然后,大伙又陆续领到了粉丝、豆油、春联等物品,一家几口人,每个人手里都要放上大包小包。村民评选出的60户“邱圩社区和美家庭”,更是喜上加喜,一台大冰箱笑呵呵领回家。

这是邱圩社区第三年给村民们发年货。2017年,邱圩社区还是一个负债14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2018年,该社区通过众筹、入股等渠道筹款,先后建起多家实体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从2022年开始,该社区每年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社区经济条件好了,得实惠的就是广大村民,2023年春节前,社区居委会经过村民民主议事协商并报经街道党工委同意,决定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集体经济收入,给村民置办年货。2023年30万元、2024年40万元、2025年50万元,村民盛赞这种形式“接地气、有意义、年味足”。

在发年货这天,邱圩社区特意搭建了舞台,村民们轮番带来了自编自演的节目。上午10点,舞台下坐满了前来参加集体分红的父老乡亲。舞台另一边,是堆积起来的红薯粉丝、食用油礼包,当然,最显眼的是广场上悬挂分割好的生鲜猪肉和活力十足偶尔还打鸣的大公鸡。当天暖阳照耀,居民们一边拉家常、一边看大戏,满是过年的欢乐气氛。

集体分红仪式开始后,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成辉兴奋地向村民汇报了社区一年来的发展成果:社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主打“生态+可持续”的种养殖理念,打造绿色品牌,2024年新扩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余亩,拆迁区660亩复耕地资源再利用,已全部复耕种植。社区集体合作社已流转土地3770亩,社区的农业公司注册了牛鼻河莲藕、牤牛王牌香薯、邱圩生态米、俺村邱圩莲子心、薯一薯二红薯粉丝、邱圩荷包蛋等四大类十个特色品牌,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同时,社区积极帮助农户拓展电商直播、订单农业等农产品售卖途径,打通线下商超销售渠道,实现“线下农超对接、线上平台销售”,辐射带动农户超200户,让共富活水涌进田间地头,2024年的集体经济收入再创新高,共计116万元。喜算丰收账,共享幸福年。

张成辉介绍,邱圩社区获得“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徐州市党建示范点”“徐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打造了乡村振兴邱圩样板。“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小洋楼’,不仅漂亮干净,还通了天然气,做饭烧水都方便,环境好心情就好,我感觉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刘明才如是说。

91岁的胡居英高兴地说:“去年演出我挑的是花篮,今年我又来凑凑热闹,现在我每天还像年轻人一样跑步呢,生活条件好了,什么事社区都给想到了,心情好、心里顺,身体也棒棒的。”62岁居民王以兰非常高兴地展示了大礼包里的猪肉、粉丝等。“这三年,大礼包一年比一年多,芝麻开花节节高,社区集体经济有钱了,社区党总支部也没忘了我们。”74岁居民张书英带着孙子高兴地看着自己大礼包之外的“邱圩社区和美家庭”奖品,激动地夸起了社区两委:“社区两委的确是为民办实事,社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是崭新的模样。我们把自家家庭环境卫生、文明习惯等做好,社区还评分奖励,既有荣誉也有实惠,多好啊,希望我们全社区每家每户都优秀。”

广场上热闹非凡,年味十足。可眼下正是冬藕成熟的季节,这几天,邱圩社区抓住时机,确保冬藕在节前各大市场“抢鲜”上市。刘凤侠和老公穿着“连体裤”在半人深的水塘中熟练地搜寻着水下的河藕,小心翼翼地把河藕从淤泥中掏出来,每弯一次腰,拾起的都是一份丰收的喜悦。“两个人一天采藕2000多斤,工钱1000多元,藕田里虽有簿冰,但干起活来就不冷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呵呵,社区发的年货,孩子们去领了,本来决定今天休息的,但下午客商就来拉货,农业公司就和我们商量,多挣钱,欢欢喜喜过大年。”而在社区的直播间,此刻,直播员故意打开门和窗户,让广场上喧天的锣鼓、欢腾的秧歌声传入直播间,“我们社区正在进行分红,分红的年货就是我手里我们自己生产的农产品……”

在活动现场,前来祝贺的金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邢剑说:“分红让村民们看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前景,从‘看得见’的集体资产变成‘摸得着’的集体红利。”他介绍,近年来,金城街道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因地制宜发展龙虾、莲藕等特色种养殖和田园研学等产业,不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邢剑表示,2024年,街道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055万元,村均达70.3万元,下一步,街道15个社区将以分红为新起点,坚持党建引领,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整合各类资源,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顾士刚 陆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