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4月22日,2025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阅读北京”世界读书日主题盛典在首都图书馆举行。本次盛典紧扣“终身阅读,融智鼎新”的主题,首都图书馆发布科技赋能新举措、服务升级新方案以及活动亮点新规划,向首都市民全面展现了2025年阅读生态的崭新风貌。
据了解,2025年,首都图书馆将继续联合中国大运河沿途八省市公共图书馆,以“文人笔下的大运河”为主题,打造第二届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活动。活动将探寻运河沿岸的文学地标、非遗工坊、市井街区,串联大运河沿线历史地标与当代生活场景,在行走中解码运河文化基因。构建“文本-空间-生活”三位一体的文化体验,打造“可读、可游、可感”的深度文化漫游行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助力运河文脉绵延传承。实现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活动现场,清华同衡规划院遗产保护与发展分院院长、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曾主持《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与管理规划》的张谨作为活动推介人,讲述“文人笔下的大运河”的鲜活故事。中国革胡传承人吴昱忻通过一曲原创革胡独奏曲《“乐”闻书香》溯流而上,用音符奏出八省水脉绵延,给现场观众带来“诗”与“乐”的享受。
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发布了首都图书馆2025年将全新升级的智慧阅读举措:上新“阅读小伴侣”智能小程序,开启24小时在线的1对1阅读陪伴、温暖疗愈;焕新读者积分体系,激励数字时代的阅读仪式感;营建“阅读花园”,用魔法手环记录每位读者的阅读轨迹,见证“终身阅读”;策划AI素养进阶讲堂,帮助读者不断适应变化和持续终身学习;“与书对话”一键生成内容摘要和思维导图,实现文本的自动化分析和关键词提取;AI阅读为读者定制专属书单;裸眼3D技术让经典古籍“活”起来;智慧采编奠定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数据基石。多种科技新方式赋能阅读,也让首都图书馆能不断重塑新时代数智阅读新方式,用智慧服务温暖每一段求知的旅程。
作为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已走入第十年的“阅读北京”在2025年持续锚定终身阅读,以“阅读+”深耕覆盖各类人群、方式灵活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首都图书馆毛雅君馆长的推介下,2025年“阅读北京”进行了发布,通过四大活动创新文旅融合新思路,以组建一支基层“领读者”队伍、推广一批优秀基层图书馆、创建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打造一间“行走中的课堂”、搭建一个阅读推广线上服务平台为目标,邀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乔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萨日娜担任年度阅读推广大使,助推全民阅读、终身阅读走深走实。
据悉,首都图书馆行读系列活动面向全龄读者,跨界互动,跨省联动,精心打造读、讲、观、赏、访、行、研多维合一的文旅融合行读活动,推出40余条行读路线。“文脉印象”阅读推广活动,通过3场名家大师课及16条特色行读线路,开启一场穿越历史与现代的文化之旅;“山水奇旅”科普行读活动用7条线路带领读者解码北京独特的山脉水系;“探寻北京红色记忆”活动漫步京津冀12条红色行读线路,为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呈现一个丰富的红色文化世界;“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由首都图书馆与华北四省图书馆联合推出,通过五场“赏读会”与“研读行”打造集阅读+民歌+体验于一体的“别样的阅读”。(安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