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如果说西双版纳是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景洪就是镶嵌其上的璀璨明珠——这里雨林漫卷云雾,澜沧江轻抚大地,亚洲象悠然漫步,千年贝叶经蕴藏文明密码。
近年来,景洪市旅游热度持续飙升,文旅助推景洪市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在4月3日举办的云南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景洪市人民政府市长刀海清回答媒体记者提问,介绍景洪市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县域经济情况。
据介绍,景洪市于近年来全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康养旅游旅居目的地,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诸多“国字号”荣誉,连续7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是“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更是无数游客魂牵梦绕的心之“象”往。
去年,5700万旅人用脚步丈量这片热土,857亿元文旅消费印证着西双版纳的独特魅力。今年春节,346万游客共赴暖冬之约,单日最高有5.22万旅人搭乘中老铁路穿越雨林,西双版纳机场总计有1815架次起降、27.09万人次吞吐量,分别实现53%和59%的增长量。
秉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理念,景洪市打造白象沙滩、神石康养大观园、勐巴拉嘎洒温泉度假区、歌朗河、孔雀宫等文旅重点项目。泼水节的水泼洒出跨境文旅走廊示范区,澜湄艺术节奏响六国笙歌。大渡岗的万亩茶山与攸乐古茶山的云雾交响出三产融合的乐章。傣医药的千年智慧在康养理疗中焕新。37万游客掀开基诺雨林秘境的神秘面纱。“北象南归”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2024年,游客平均在景停留3.25天,过夜游客日均花费1148.13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预计从17.3%提高到50.8%;旅游相关行业税收达6.3亿元,同比增长6.03%。
此外,景洪市坚持弘扬传统文化魅力,191位非遗传承人成为行走的文化基因库,锻造出1个省级非遗工坊、孵化出4个市级文化传承基地。《陶》《梦》《织幸福》《基诺新娘》《火牙象》等15个文艺作品让千年傣韵焕发新生。小象“景景”和孔雀“洪洪”这对城市IP跃上傣锦、化作茶饼、融进贝叶经的纹路,100余种创意结晶在景区、机场、高铁站等各个文创伴手礼中心销售,实现全年650万元的文创收入。
据悉,2025年泼水节将于4月13日至18日举行。(本文内容综合自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会实录/安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