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宾县:科技赋能 艺菊绽放

裕爱新闻网

2025-08-05 来源:农民日报

盛夏时节,走进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榆树乡何家村双利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艺菊生产基地,形态各异的造型菊错落有致,虽未到花期,但精心雕琢的造型已让人啧啧称奇:恐龙造型张牙舞爪、花瓶造型雅致端庄、孔雀开屏栩栩如生、二龙戏珠灵动鲜活、海豹顶球憨态可掬、奔牛造型气势昂扬……

依托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关键技术示范-抚顺特色花卉产业关键技术示范项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以下简称“辽宁省农科院花卉所”)副研究员岳玲带领专家团队在基地内开展技术服务与指导,他们俯身田间,手把手向花农示范操作:“这个品种的枝条韧性强,修剪时要保留30度倾斜角”“遮光调控要注意避开正午高温,每天确保14小时暗期”……从病虫害防治的药剂配比,到花期调控的遮光时长把控,专家们将技术要点拆解成通俗的操作指南,确保农户听得懂、学得会。

“往年总怕花期赶不上市场旺季,今年有专家盯着做技术指导,心里踏实多了!”合作社负责人王宪伟拿着修剪工具,边学边练。据介绍,这批艺菊经过科学培育,预计9月将集中上市,销往全国各地,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助推产业振兴的“致富花”。

艺菊是指通过人为牵引、绑扎、修剪和其他艺术手法,或是利用蒿作砧木、菊花作接穗,通过嫁接,再辅以绑扎、修剪等过程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菊花造型,可用于园林景区与公园、城市广场与街道绿化、文化活动与展会、庆典与纪念活动等多种场合。

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家造型艺菊生产基地,该合作社已深耕该领域多年,拥有20余栋日光温室及冷棚,年销售额稳定在500万元左右,产品销往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大庆等二十几个城市。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合作社曾面临着品种单一、新品种应用不足、栽培技术滞后、应用模式保守等难题。针对这些问题,辽宁省农科院精准施策,组建专家团队开展定点帮扶。

立足抚顺当地自然条件,专家团队引进了一批适合露地栽培的艺菊新品种。同时,大力推广以青蒿为砧木的劈接法嫁接技术,显著提高了嫁接成活率。“专家教的嫁接技术太实用了,成活率一下子提高到95%以上,而且砧木根系发达,苗子长得特别壮!”王宪伟难掩喜悦。

在病虫害防治上,专家团队倡导“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既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团队通过对温室土壤的精准检测,根据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含量,科学指导农户调整追肥配方,既保障了植株正常生长,又避免了因盲目施肥造成的浪费。

国庆前后是艺菊集中亮相的黄金时段,如何让各色菊花在这一关键节点精准绽放,一直是困扰花农的生产难题。

专家团队通过精准调控技术,成功破解这一困境。菊花作为典型的短日照开花植物,人工遮光缩短光照时间可促使菊花提前绽放。专家团队首先对不同菊花品种的生育期进行系统测定,掌握其生长规律与开花周期。在此基础上,又创新性地采用“目标花期倒推法”,根据目标开放时间,精确计算并确定各品种的遮光启动节点。通过科学设定遮光时长与周期,人为创造短日照环境,促使菊花提前进入花芽分化阶段。

这套调控方案成功实现不同品种艺菊的花期精准把控,确保各类菊花在国庆期间同步绽放,极大提升观赏效果与市场价值。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解决了花农长期面临的花期调控难题,更让艺菊在重大节庆期间的景观布置更具计划性与可控性。

为了让技术真正“落地生根”,专家团队创新服务模式,线上实时答疑、线下示范指导、定期举办培训班。截至目前,今年已开展线下技术指导10次,发放《艺菊栽培技术手册》200册,培训花农100人次,为产业发展筑牢技术支撑。

依托辽宁省农科院花卉所承担的“抚顺特色花卉产业关键技术示范”项目,以合作社20亩造型艺菊为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200余亩花卉产业基地。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更实现每亩节本增效超2500元。

该项目负责人岳玲表示:“我们会继续聚焦基层需求,把更多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让‘科技之花’在乡村持续绽放。”如今,在科技赋能下,抚顺市新宾县的花卉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