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小雪节气至。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标志着气温进一步下降,是冬季深入的信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小雪是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的节气。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此时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形容这个节气的气候特征。
与立冬时的“水始冰”和“地始冻”相比,小雪节气的气温更低,冰冻现象更为普遍,大地被一层薄薄的银装覆盖,万物显得更加静谧和安详。
小雪三候
小雪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腾地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一候虹藏不见:进入小雪节气后,气温显著下降,雨变成雪,降水形式逐渐从雨变为雪,天上不再下雪,彩虹也不再出现。
二候天腾地降:古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小雪之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阴阳不再相交。
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节气后,天地万物随之进入休眠状态,万物沉寂,冬天正式到来。
小雪与农耕
小雪在农耕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小雪是农作物收获后的重要节点,也是为来年春耕做准备的关键时期。此时农民们会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农作物的安全过冬和来年丰收。
小雪时节,农民们会将秋季收获的农作物进行晾晒、脱粒和储藏,以防止受潮和霉变。同时,他们还会对农田进行深翻和松土,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为来年春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雪时节也是农田水利建设的最佳时机。农民们会利用这一时机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灌溉系统的畅通无阻。同时,他们还会根据当地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为来年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
小雪节气有许多与农耕相关的农谚,这些农谚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智慧和实践经验。“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意思是小雪时节如果降雪量大,那么来年的农作物收成一定会很好。“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描述了小雪时节大地开始被冰雪覆盖,而大雪时节则连河流也会被冰封,反映了冬季气温的逐渐降低和自然界的冰冻现象。
小雪民俗
小雪节气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农耕文化,还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民俗传统。这些民俗传统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俗语云:“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节气的习俗包括腌咸菜、品尝糍粑、晒鱼干、吃刨汤、酿小雪酒等。小雪腌菜,主要是北方腌雪里蕻,渍酸菜。在南方某些地方,在小雪前后还有吃糍粑的习俗。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是用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小雪酒是在小雪后,用新粮食酿酒,所谓“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武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