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回答
在史姑娘和周边朋友的重度影响之下,这个周末刷了五集盛行于互联网上的,古装国产剧情片《庆余年》。同近几年的网剧一样,同样是一部有极高人气的网文改编而成,那么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两种极端的评价,出现两种人群:被演员和笑点圈粉的满分观众、对改编不满的零分观众。
于是我对整部剧集充满了期待,在看到第五集结束的时候,忍不住想停下来记录对《庆余年》的初步印象,和对故事往后发展的猜测。
一、初步印象:优秀的开篇品质和有涵养的蒙太奇
1、剧集的开篇优秀在何处?
故事从文学男青年的一腔热血开始,避免了水中、光中、睡梦中穿越的俗套,而是直接以回忆的方式开始第一视角的叙述。对悬念故事和想象有期待的观众,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但这让我个人觉得很舒心自然。
过去和现在,我要是累了,总要百度一下LOL小智的解说视频,他魔性的笑声和略带低俗的解说,总能给我带来欢乐,纵然我深知他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设计的。《庆余年》的开篇极其类似,具体总结为一句话:回归本真,细微处创新。
所谓回归本真并不是回到原点,而是一个创作者善于观察现实中,人类社会的精神需求和供给现状。我想《庆余年》中范闲应该是故事发展的主角人物,从编剧的角度看,对影视剧中主角人物的刻画,重心应该在童年的成长,但现行的古装剧的主角刻画,无非就是年少时被欺辱,之后通过心中默默的隐忍或背后某个神秘人物的教授,成就一个屌丝逆袭的传说。
但《庆余年》不是,46集的剧只拿出来一集呈现主角的20年光阴和主角周围人物的社会关系脉络。对剧集本身而言这是一种损失,但对观众来说是得到。观众真的已经看厌了那种故事!但也并不是说《庆余年》有多创新,我想它往后的发展应该还是关于逆袭,只不过它有更风趣和吸睛的元素,值得我们一看。
2、为什么说这种剪辑手法有涵养,同其他古装剧有何不同?
我从来认为格调和低俗并不是极端的对立。只是我们的肉眼所及之处高贵就是高贵,低俗就是低俗,但在世界的暗处和人心的荒野里,格调和庸俗本是连为一体的,人们无法分辨和隔离。
正如《庆余年》前五集当中,人物林婉儿。她是丞相之女,市井中广为流传着她体弱多病,以素食养生的故事。但范闲的出场为我们揭开了,人人都期待的场景,林婉儿去神庙祭奠,神庙却成了一个真理世界中只能以素食养生的姑娘开荤的场景。而开荤的道具鸡腿又进一步设计成了定情信物,喜剧元素的大量介入如此美好。当然,在零分观众眼里这便是荒诞和无厘头。
《庆余年》所用的蒙太奇,正是把高贵和低贱柔和到了一起。
二、《庆余年》的艺术价值走向何处?
屌丝逆袭换一种说法,可以是一个试图反抗现实的少年在尝尽人世间的冷暖后,依旧坚守正义,深刻体会人心险恶、人间不值得后,又和自己重归于好,成为众人的偶像,成就一段令人羡慕的传奇人生。
但为什么有些剧会被定为屌丝逆袭,有些剧会被定为正能量文化呢?
分寸尤为重要,同其它古装剧相比,《庆余年》不是单纯的吹捧范闲一人。可以说剧中的每一个配角都有清晰的主线和人物路数,它没有做隐藏和玄学,而是像庖丁解牛一样把真相揭示给观众看。因为没有故弄玄虚和自设陷阱,《庆余年》很好的做到了逻辑自洽。
看了接近百部古装剧集,在我心里好的古装只有四种拍法:或引人发笑,或严肃教条,或时空碰撞,或还原时空。
《庆余年》值得一看!诚意推荐。相信五集之后的镜头,故事节奏会有更多惊喜。相信也会有让人欲罢不能的街头斗智和笑梗。在欢笑中给人更多思考和鼓励。
《庆余年》的感觉非常不错,也配得上豆瓣8.0的高评分。
11月26日上档的电视剧《庆余年》,从播出以后就引发了无数话题,从穿越男主张若昀的开场方法;从小范闲韩昊霖的神来之笔,到范思辙郭麒麟的逗乐演出;从庆帝陈道明的霸气,到范若若宋轶的惊艳,到处都是可以描述的地方。
然而最令人激动的是原著的还原程度,至少在前六集的播放中,原著粉们发现电视剧还是很忠实于原著,因此又在网上引发了热评。猫腻的小说也在这种情况下,逆袭无数正在连载的作品(包括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IV》),成功登上畅销榜第二的位置,仅次于风头正劲的《诡秘之主》。
作为2018年胡润IP原创价值榜排名第21的作品,《庆余年》的改编由于《将夜》的珠玉在前更让人期待,再加上没有预告的突然上档,给人以意外惊喜,这波营销果然显出了它的能量。
《庆余年》
主演: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肖战
范闲十五岁的时候,父亲范建及监察院院长陈萍萍派用毒高手费介教他识毒用毒和武功,四年后范闲武力已属上乘。在破解了投毒事件后,他带着对真相的探索前赴京都。
范闲在京都牛栏街上遭遇了一场围杀,滕子京为救范闲而死,各方却庆贺范闲的逃生,太子和二皇子更是争相拉拢他。无人在意死去的卑微侍卫滕子京,使得范闲感到心寒,更加理解母亲叶轻眉要改变世界的想法。
在充满正义的小伙伴们的帮助下,范闲历经千山万水,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范闲饱尝人间冷暖,但依然不忘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