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红黄牌”的临场判罚与情况出现的种类有哪些?

3个回答

日久见人心 2025-07-01 17:46:29

情况出现的种类有以下几种:

1、警告;

2 、罚一分;

3、罚二分;

4、报告裁判长。

《国际竞赛规程》对红黄牌作出了具体规定:

1、如果运动员在赛场有故意影响对手、 拖延比赛时间、故意损坏器材、冒犯观众、辱骂裁判等行为,临场裁判首先警告运动员 。

2、运动员受到警告后,首次再犯,裁判员向其同时出示黄牌和红牌,并判对方得一分。 第二次再犯,裁判员可判对方得两分,同时出示黄牌和红牌。

3、再有冒犯行为或在任何时 候出现严重冒犯行为,裁判员可中断比赛向裁判长报告,裁判长在取消运动员比赛资格时,应出示红牌。

扩展资料

裁判员使用红黄牌是严格招待规则和比赛纪律,制止非体育道德行为、严重犯规和暴力行为,引导比赛正常进行的一种教育手段。

它有利于运动员在技战术水平、体育道德等方面有所进步;有利于鼓励进攻,鼓励进球,使比赛更精彩;有利于裁判员控制比赛的秩序,促使比赛顺利进行。

如果一名裁判员对使用红黄牌的目的不够明确,那么在临场执法时就容易出现“心慈手软”或“盲目滥用”的两种倾向。

前者表现为甘当“和事佬”,担心出示红黄牌后,刺激了运动员,导致“引火烧身”,以致丧失了作为“法官”的立场。

应对某名运动员予以警告或罚出场而没有这样做时,其他队员就会错误地认为:你不罚他,当然也不会罚我,我也可以照样干。

如此恶性循环,赛场势必充满火药味。事实上只有果断、准确地判罚,才能赢得队员的信任和新生引导运动员按照规则踢球。

后者表现为场上“三板斧”,先发制人,企图借助红黄牌,显示自己的威风,“镇”住比赛,这种惩罚主义的做法。

把裁判员置于与运动员对立的地位,同样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也难于控制比赛局面。事实上有时一个及时准确的提醒与劝告往往比一个有妥当的警告、罚出场的教育效果要好。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红黄牌

百度百科-乒乓球比赛规则

从未被记起 2025-06-02 19:57:48

1、警告 。

2 、罚一分。

3、罚二分。

4、报告裁判长。

红黄牌实质是对运动员行为作风的处理牌,对教练员不良行为(主要是非法指导)的处理牌,是裁判员用的也是裁判长用的。

是你的 2025-05-05 19:45:50
乒乓球比赛原来是不设红黄牌的,因为有这样一种共识:这项比赛的运动员之间身体不会直接接触。可是,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人们发现,身体不接触也会有种种不合理现象。比如有的运动员
故意跺脚、怪叫扰乱对方,有的不服从裁判等等。由此,乒乓球比赛开始实行红黄牌制度。
  《国际竞赛规程》对红黄牌作出了具体规定:如果运动员在赛场有故意影响对手、拖延比赛时间、故意损坏器材、冒犯观众、辱骂裁判等行为,临场裁判首先警告运动员。运动员受到警告后,首次再犯,裁判员向其同时出示黄牌和红牌,并判对方得一分。第二次再犯,裁判员可判对方得两分,同时出示黄牌和红牌。再有冒犯行为或在任何时候出现严重冒犯行为,裁判员可中断比赛向裁判长报告,裁判长在取消运动员比赛资格时,应出示红牌。
如果一名运动员在团体或单项比赛中有两次被裁判长出示红牌,就自动取消参加团体或单项比赛的资格。
  场外指导教练如果没有合法指导者的身份,或者在规定时间外指导队员,也将受到裁判员的警告。正式警告时出示黄牌,将教练员逐出赛区时应出示红牌。
  由于乒乓球比赛出示红黄牌不像足球比赛那么频繁,出示原因又多为运动员有意拖延时间、裁判员催3次还不发球等,不像足球运动员犯规的举动那么激烈,所以观众对乒乓球赛的红黄牌不太关注。可是,乒乓球比赛的红黄牌毕竟规范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行为,为赛事的健康进行起到不可低估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