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读中国要全面开放小城市小城镇落户限制?

1个回答

慵懒情书 2025-06-17 05:40:41
全面放开小城市小城镇落户限制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确实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不再对那些有权力依赖的部门提供吃拿卡要的口实,为那些有意愿进入小城市小城镇落户的农民行了隐型则方便。小城市小城镇原本是农村商品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城乡经济以及与大中城市联结的纽带。过去严格的户籍限制,人为地中断了这一进程,现在说要全面放开,是要拆除户籍屏障,让其回到正常的进程中来。
然而,全面放开小城市小城镇落户限制仍然存在许多让人纠结的问题。首先,小城市小城镇的定义不明确。根据1999年的《城市规划法》,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我的理解,这些集镇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农村的行政中心街镇,二是虽不是行政中心所在地但农民往此赶集的商品交易中心,三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农村人口聚集中心。但实际情况远比这样的划分复杂。比如东莞市的长安镇,外来人口占94%,按老的《城市规划法》,这里算大城市,但按行政辖区算,这租枝里又是农村集镇。这样的镇,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整个东部地区是大量的。
其次,小城市小城镇的吸纳人口能力与其经济发展状况成正比,因大多缺乏增长点而缺乏吸纳能力。这些年来,小城镇的人口平均只有7000多人,但大多缺乏具备吸纳用工量的企业。这样的小城市小城镇更多,大多分布在东部的边远地区、中西部的大片区域。有就地务工的农民,短工多,打工完后还需要务农挣收入。就算放开,也难有多少新增进城落户人口。
此外,农民是否乐意舍弃农村户口进城,仍然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首先是要能安灶棚居乐业,并且需要获得比在农村更多的好处。城市里也有不少有城市户口的特困人口,还有干居民之类。假如你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足量的可干的活路,他得个城市户口经常为生活来源发愁有多大意义?
再者,过去的许多有利于农民的政策,现在需要从进城落户角度再考量。第一,农民进城后,其承包地和宅基地究竟要不要收?按土地承包法要收,可以给农户在提高地力上的投入给予一定补偿。但实际情况是,农村土地流转费,一年有数百元高的甚至上千元,这个钱必然进入农产品价格,最终由城里人包括进城农民来分摊。而宅基地,农村居住用地增长势头不减,现在已9倍于城市用地,这还是在农民大规模进城下发生的现象。
最后,在当前城镇化率已经成为可以荣耀的指标下,有的地方自有办法走在了取消限制的前头。如进村涉及土地分配和宅基地划定,这涉及到有限的土地资源的重新分配,村里村民很难答应。这些问题当然还有,解决起来会很艰难,解决不好,也会影响农民进城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