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不离你
2025-07-14 14:50:17
3.1.1 泥石流的定义
泥石流是一种在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暂时性特殊洪流。它是水土流失过程中介于挟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泥沙失稳集中搬运现象的一种突发性极强、破坏性极大的地质灾害现象。泥石流的形成机理是:山区河流在汛期中由于暴雨或其他水动力(如冰川、融雪、堤坝溃决、地下水活动等)作用于流域内不稳定的松散土体上,使松散土体失稳后参与洪流运动,在流域内地表形成两种汇流现象,一是水的汇流(液体汇流),二是土沙汇流(固体汇流)。两相物质在共同的流动空间中混合形成特殊的水、沙混合输移现象。当流体中的固体物质含量超过某一限制后,其流动特性明显变化,明显不同于洪水及滑坡。在一些植被较好的陡坡面,下伏基岩或不透水层较浅,在降水充分、上覆松散体饱水后,由于土体的c、φ值降低和有压地下水的作用,也可能形成坡面泥石流。
3.1.2 泥石流的分类
泥石流可以根据其物质组成、流体性质、诱发因素、规模等特征指标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常用的分类方法如表3-1所示。
表3-1 泥石流分类简表
根据泥石流的易发程度、流域特征,结合流体流量、堆积区规模及危害程度,可以对泥石流进行综合工程分类,具体分类方法如表3-2所示。
表3-2 泥石流工程分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