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
“洪”,指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农业设施等。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洪灾除对农业造成重大灾害外,还会造成工业甚至生命财产的损失,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涝”,指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农田积水成灾。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水灾多发生在夏,雨多的时候。在高海拔的地带,很少出现水灾。水灾大多发生在低海拔的地区,如我国东南部。“涝”灾基本都会有很好的放缓措施,不会给我们的生命造成隐患。所以本小节说的水灾,多指洪水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