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的夏天
2025-07-05 18:19:06
洪水灾害主要有哪三种
1. 雨洪水:在中低纬度地带,洪水的发生多由雨形成。大江大河的流域面积大,且有河网、湖泊和水库的调蓄,不同场次的雨在不同支流所形成的洪峰,汇集到干流时,各支流的洪水过程往往相互叠加,组成历时较长涨落较平缓的洪峰。小河的流域面积和河网的调蓄能力较小,一次雨就形成一次涨落迅猛的洪峰。
2. 山洪:山区溪沟,由于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汇流都较快,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
3. 泥石流:雨引起山坡或岸壁的崩坍,大量泥石连同水流下泄而形成。
融雪洪水:在高纬度严寒地区,冬季积雪较厚,春季气温大幅度升高时,积雪大量融化而形成。
冰凌洪水:中高纬度地区内,由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河段),在冬春季节因上下游封冻期的差异或解冻期差异,可能形成冰塞或冰坝而引起。
溃坝洪水:水库失事时,存蓄的大量水体突然泄放,形成下游河段的水流急剧增涨甚至漫槽成为立波向下游推进的现象。冰川堵塞河道、壅高水位,然后突然溃决时,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巨大土体坍滑堵塞河流,使上游的水位急剧上涨,当堵塞坝体被水流冲开时,在下游地区也形成这类洪水。
湖泊洪水:由于河湖水量交换或湖面大风作用或两者同时作用,可发生湖泊洪水。吞吐流湖泊,当入湖洪水遭遇和受江河洪水严重顶托时常产生湖泊水位剧涨,因盛行风的作用,引起湖水运动而产生风生流,有时可达5~6米,如北美的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和休伦湖等。
天文潮:海水受引潮力作用,而产生的海洋水体的长周期波动现象。海面一次涨落过程中的最高位置称高潮,最低位置称低潮,相邻高低潮间的水位差称潮差。加拿大芬迪湾最大潮差达19.6米,中国杭州湾的澉浦最大潮差达8.9米。
风潮:台风、温带气旋、冷峰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水面异常升降现象。它和相伴的狂风巨浪可引起水位涨,又称风潮增水。
海啸: 是水下地震或火山爆发所引起的巨浪。
洪水是指特大的径流而言。这种径流往往因河槽不能容纳而泛滥成灾。根据洪水形成的水源和发生时间,一般可将洪水分为春季融雪洪水和暴雨洪水两类。一般洪水:重现期小于10年;较大洪水重现期10~20年;大洪水重现期20~50年;特大洪水重现期超过50年。
洪涝灾害分为几种?
1. 洪水:是指大雨、暴雨,由于降雨量过多会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从而导致重大灾害,如淹没农田、毁坏农业设施等。
2. 涝害:就是指雨水过多或降水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农田积水成灾。
3. 湿害:是指在洪水、涝害过后,由于农田没有进行及时排水或排水不良致使土壤中的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进而使作物根系缺氧而成灾。
在我国,洪涝灾害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但主要集中于一些江河流域,如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的中下游地区都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春涝主要发生在华南、长江中下游、沿海地区。夏涝是我国的主要涝害,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东南沿海、黄淮平原。而秋涝则是多由台风雨造成,它主要发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