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耳听风
2025-07-06 19:14:09
防治水土流失,减轻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措施多种多样,其中生物措施尤为重要。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坡面植被覆盖率降低,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往往引发水土流失,进而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这表明,水土流失与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生物措施旨在通过改良耕作技术、改善农业与畜牧业管理方式,以及植树造林、封山育草等手段,来减轻灾害发生。这些措施主要具有保护坡面、减少坡面物质流失、固结土壤、调节坡面水流、削减坡面径流量、增强坡体抗冲蚀能力等作用。
生物措施不仅经济有效,投资少、收益快,而且易于被群众接受,是治理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经济有效治本措施之一。在生物治理过程中,需要从水土保持出发,结合具体地区环境、地形特点,合理规划林型、树种、草类,实行山、水、林、田综合治理,采取乔、灌、草并举的治理策略。
治理泥石流时,可以通过规划泥石流形成区,构建水源涵养林和沟谷水土保持林,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在泥石流堆积区,应以护滩固堤林和防风护田林为主,合理配置树种、草种及行、株距,同时加强林木管护,划分耕、牧区域,对陡坡实施停耕还林,提高造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