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齐国派出田忌、孙膑率领数万士兵援救。孙膑认为魏军已经耗尽力量攻打邯郸,国内空虚,因此选择围攻魏国都城大梁,使魏将庞涓不得不回城镇守。然而,孙膑实际上在桂陵设置埋伏,直到魏军分散驻扎后才进行突袭,最终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这场桂陵之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截击战,也被后人流传为田忌赛马的典故。据说田忌有名的赛马策略中,就参考了孙膑在战争中使用的以逸待劳、突袭敌人的策略。这个典故也是表达了“量力而行,不轻易与强敌对敌”的哲理。
马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子所著《孙子兵法》中“设伏以待敌之不虞”的经典典故之一。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马陵山位于山东省郯城县,而战争则是发生在公元前342年左右。
当时,齐国派出大将孙膑率领大军攻打赵国的河西地区。齐军设置了伏击,将赵国的大将平原君包围在马陵山下。最后,孙膑派骑兵冲击平原君的营垒,一举歼灭了敌军。这个典故也被后人视为经典的截击战典范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兵法中重要的策略之一。
桂陵之战后,魏国虽元气大伤,但经过几年的休整后,魏国逐渐开始恢复对外进攻。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梁惠成王二十八年,穰疵率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 ”
周显王二十八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盼为主将,田婴,田忌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又用“减灶示弱”的方法,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