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日本发动战争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主要包括政治与思想根源、经济与资源困境、军事与战略误判三方面。
政治与思想根源一是军国主义与扩张政策影响。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大陆政策”,以征服朝鲜、中国为目标,军国主义思想渗透军政体系,把战争当作实现“民族荣耀”的方式。二是国内矛盾转移的需要。军部通过对外扩张压制民主势力,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进行转移,以此强化自身统治。
经济与资源困境一方面,日本作为岛国,缺乏石油、铁矿等战略资源,依赖对外掠夺来维持工业与军事扩张。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为摆脱困境,军部主张以战争夺取殖民地资源和市场。另一方面,1941年美英对日实施石油禁运,日本储备仅够维持一年战争,迫使其通过偷袭珍珠港、南下东南亚打破封锁。
军事与战略误判其一,明治维新后日本持续扩军,军事实力膨胀助长了其侵略野心,妄图通过“速战速决”征服亚洲。其二,日本低估了美国的战争潜力与决心,认为偷袭珍珠港可重创美军、争取战略缓冲期,最终导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让日本逐步走向全面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