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国防教育的影响

1个回答

陌路归 2025-08-20 13:05:35

如下:

1.强化国防观念,增强建设和巩固国防的自觉性。公民国防观念的强弱,对国防的兴衰乃至国家的存亡,都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古人讲:“生于患难而丧于安”;又说“多难兴邦”。

中国跨世纪国防建设,将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和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进行。和平时期容易滋生和平麻痹思想,市场经济容易使一部分人见利忘义、产生轻视国防建设的思想倾向。

2.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共有的思想意识,主要表现为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共同生存意志、共同利益追求,同时也表现为民族成员为了民族的整体利益不惜牺牲自我的奉献意愿。民族精神的精华,就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国防在新世纪的发展,既要建设强大的国防物质力量,也要培育坚不可摧的国防精神力量;既要坚持“科技强军”的方针,努力实现国防现代化,又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步提高民族凝聚力。

3.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防人才。民为国之本,国民素质是决定国家盛衰强弱的根本性因素。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中国在新世纪的建设中,赶上了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在国防上广泛应用的时代。现代战争对人的精神、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今世界各国无不将国防教育视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防人才的重要途径,予以高度的重视。即使是军事技术最为发达、武器装备最为先进的美国,也认为高质量的军人是美国军事力量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丝毫没有放松对国民进行国防素质的培养。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国防,要提高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能力,也必须大力加强国防教育,使广大公民从思想上、知识上、技能上做好进行国防建设和开展国防斗争的准备,特别是造就一大批适应现代国防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国防人才。这项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军队负有主要责任,地方各个部门和系统也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