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一)

1个回答

恭候春夏的轮替 2025-07-19 21:06:18

过大年(一)是一次充满温情与传承的节日体验

在中国,春节,这个被赋予了团圆和欢乐意义的传统节日,总是能牵动无数人的心弦。今年的春节,对于叙述者来说,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正月初七,当送走了归途中的亲人,收拾起家中的一切,大宝开始专注于作业,而叙述者则感慨于新的一年又已拉开序幕。

一、团圆的喜悦

今年过年,妹妹一家从四川远道而来,为了与二妹一家团聚,他们克服了诸多不便。妹妹自从有了老二后,便辞职在家,全家的经济重担落在了妹夫一人肩上,生活虽不宽裕,但亲情的力量让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家过年。老二的回家,成为了这个春节最为热切的话题,既充满了期盼,又夹杂着些许忐忑。当一家人终于在婆婆家团聚,那份温暖与喜悦,足以驱散所有的疲惫与忧虑。

二、选择的背后

在过年地点的选择上,叙述者展现出了对家庭的深深考虑。面对婆婆提出的在谁家过年的问题,叙述者果断选择了在婆婆家过年,这是为了让老公高兴,更是为了将两边的老人都聚在一起,共享这份难得的团圆时光。结婚十几年,他们大多时候都是在自己家过年,而这次的选择,无疑为他们的春节增添了更多的意义。

三、习俗的传承

关于过年的习俗,叙述者的回忆充满了温馨与怀念。小时候,与爸爸一起贴春联、妈妈用面粉熬浆糊的场景历历在目。春联不仅贴在大门口,还贴在屋门口、鸡圈、羊圈、猪圈、井边,每一处都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贴完自家的春联,还会去帮奶奶家贴,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让叙述者感受到了特别的成就感。

中午蒸馒头寓意“蒸蒸日上”,简单的菜肴却承载着家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午后的小憩,是为了除夕夜守岁积蓄能量。而准备年夜饭的过程,则是一家人共同参与的温馨时刻。包饺子、准备食材,每一项工作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当邻村的炮声轰隆响起,爸爸也开始放鞭炮,迎财神、迎新年,那一刻的喜悦与激动,难以言表。

四、守岁的记忆

吃完年夜饭,爸爸会去给爷爷奶奶长辈们磕头,这是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传承。而叙述者和妈妈、妹妹则会进行其他的守岁活动,虽然具体的细节已经模糊,但那份与家人共度时光的温馨与幸福,却永远镌刻在心底。

过大年(一),是一次对亲情、对传统的深刻体验。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不仅享受着团圆的喜悦,更在传承与坚守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归属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