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同住,购房优惠200元每平方米,能否有效鼓励居家养老?

近日,湘潭市发布《关于积极化解商品房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补充意见》规定:对于子女与其父母在同一个小区购买新建商品住宅的,给予每平方米200元的购房补贴,每户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2万元(仅限一套)。对于此政策出台,许多市民表示此政策很人性化、很接地气。

9个回答

沧澜的大海 2025-04-09 10:45:23
居家养老无非就是父母跟子女住在一起罢了,如果现阶段我们国家面临的严峻养老问题,只是涉及到一个简单住房太小不够老人与子女同住一块的话,那么我们中国根本就不会存在什么养老难的一系列问题。兴许与父母同住,购房优惠200元每平方米,可以鼓励部分确实存在住房困难的家庭前来购买享受相应福利。但是对于真正意义上的鼓励做到居家养老已经很不切实际。
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当下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涉及面较广,涵盖人口众多,所以国家及地方政府应该尽早及时着手解决好这一问题。也只有这样才符合现在时代的要求与标准,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繁荣与和谐。然而一个简单的福利购房鼓励政策是无法鼓励做的居家养老的。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是我们国家一直秉承的一种传统思想。出于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和计划生育政策之下的实情,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人口已经逐渐呈现出老龄化态势,这就难免导致我们国家的年轻一代,不得不在家庭养老方面承担更大的义务压力,可是就目前国家社会的生活节奏已经让现在的家庭养老变得越来越不现实,基于这样一种情形,现在更多的家庭只能选择把老去的父母送往相应的养老机构,只有这样,子女们也才能更安心的工作挣钱来承担起家庭义务。出于这样一种情形之下,我们都深有感触,不是子女没良心,而是子女根本忙不过来没时间照顾孝敬父母。这跟有没房住或买房能享受福利完全就是两码事。
为此,我觉得对于这个购房鼓励政策的出台,最多就是暂时性的满足一些需要购买新房的家庭。他们在享受了相应的福利之后呢?他们真的就会有足够的时间经历来照管老去的父母了吗?于是我开始怀疑,那些对政策表示很人性化、很接地气的市民到底是怎么想的?现在的子女需要的是时间与经历,父母们需要的也是陪伴与照顾。此刻,你来个与父母同住,购房优惠200元每平方米,就想有效鼓励居家养老。我真的不敢苟同。想必这也不过是一个得不偿失的做法罢了。
小河边唱歌 2025-03-04 06:42:41
在中国房产市场的当前价格标准下,每平米200元的优惠已经不具备吸引力,尤其是对独居老人增多这一现象的改善不会产生实质性效果,毕竟如今的年轻子女都承担着很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而养老成本的陡然增加,也制约了子女与父母同住的实现,毕竟很多家庭都是一对夫妻赡养两对老人,在这样的客观背景下,每平米200元的房价优惠是很难改变老人独居这一现象的。
当然了,养老难如今是个社会问题,单一政策已经无力解决,这倒不是因为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而是牵扯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一味的要求子女与老人同住,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的阻力,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不可否认,如今很多老人都缺少子女的陪护,这对晚年生活是非常不利的,如果通过一些激励政策予以改善是可行的,但要想以此改变养老现状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从子女的角度来说,养老压力得不到缓解是客观事实,如果不转换养老观念,仅凭住房政策的些许鼓励是很难应对四个老人的养老压力的,而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国家层面也鼓励多元化养老,而社会养老机构无疑就是这方面的有力补充,如此来看,可以为子女尽孝心提供一定的便利,但是养老模式的选择还是应该迎合时代潮流。
总而言之,居家养老在未来的水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实现难度,即使在房价方面提供相应额度的优惠,也很难逆转社会主流趋势,而对子女来说,承担两个家庭四位老人的养老压力的确是无力承担,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不具备居家养老的能力和条件,因此最终还是会将养老机构作为最终的选择。
爱人如猫 2025-02-08 17:23:37
聊胜于无,因地制宜吧。我觉得最高优惠两万,对于一些房价压力不是很大的地区来说,是有一定的诱惑力的。虽然依靠利益引导人们对于父母的赡养以及减轻住房压力,显得有些不那么温和,但只要能起到实效,总也是好的。
但对于有些房价比较高的地区来说,最高两万的优惠力度实在太小了。
当然,这项政策目前只在湘潭市实施了,并且似乎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所以一定的政策适应一定的城市,是不会错的。而我由此想见的是,既然在湘潭能够起到实效,那么对于其它城市,应当也是能够有效果的,只要对政策进行灵活地调整,特别是在优惠数额上。
就拿南京来说,两万元对于许多有在南京买房意愿的人来说,实在无关痛痒。但是十万就不一定了,所以我以为针对不同的地区,如果能做灵活地调整,那么这个政策势必也能发挥其作用。
现在的老龄化问题已然十分严重,在一些相对贫困些的地区,出现了大量的老无所养的情况。而哪怕是发达地区,老人的生存状况也不见得多么乐观。而最为严重的是,精神陪伴在老人的生活极度缺乏。哪怕有些年轻人会满足老人的物质需求,但对于精神需求,很多年轻人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我想这种依靠购房优惠来促进二代同堂,不仅能够让老人在晚年时候有一个栖身之所,同样,在长期朝夕相处之下,也能够从子女的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所以若这个政策真的能够实施到位,我以为对于中国老人目前所处的困境,是很有好处的。
醉花荫下 2025-01-17 00:08:44
这个优惠可以鼓励孩子在购房的时候选择和父母同住,但是却不能保证孩子在以后和父母同住。所以,可能数据得到改变了,但是事情的本质,却仍然没有得到改变。
当我购房的时候,或者我购房的前几年,我可以选择或者是装作和父母同住来骗取优惠政策,但是其实还是各家自扫门前雪,老死不相往来。如果大家都是这样,现在的矛盾改变了吗?家庭的关系改变了吗?优惠政策奏效了吗?这样的措施大家又可以承受多久呢?
没有了感情,多待一秒对于双方都是一种煎熬,有感情,哪怕不用这些优惠鼓励,孩子也会主动把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更何况,如今的一平米两百元,和把父母接到一块之后自己的烦心事相比,恐怕也还远远不能够打动双方。
有些时候,距离才产生美。孩子一代和父母一代由于年龄上的问题,和生活年代,经历的区别,在很多情况下都很可能保持着不同的态度,而如果距离太近,大家每天都在一块,很容易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闹出矛盾,家庭不再和睦,这样岂不是得不偿失,这样优惠鼓励的作用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父母和孩子可以多联系,多走动,但是如果每天都在一起,到底是好是坏,恐怕还没有那么好下一个定论。而用金钱强行黏合感情的方式,虽然可能在表明奏效,但其实实质上,却是对于父子感情的一种无情伤害。因为双方之间必定会互相猜想,对方是不是因为可以节约钱才把自己接来一起同住,长此以往,恐怕只会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有好有坏吧,希望以后发生的多数都是好的,我所想的都只是我所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