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拼了命的想买房?

湖南株洲,95后女孩橘子六年打多份工攒下24万买房,因没钱装修,住进了毛坯房。橘子17岁外出工作,内心非常渴望有个属于自己房子,刚开始月工资1400元她能存下1200元。

55个回答

长久不长情 2022-05-11 17:27:56

我觉得房子虽然是给人住的,但它却代表了你的绝大部分身家。
在股市受过伤,转战楼市的人感受恐怕最贴切。买房时要考虑地段、户型、商圈、医院、学校等多重因素,谁敢否认,当你在考虑这些因素的时候,难道不都是以投资的理念来筛选房子的?
房子虽然是一堆钢筋混凝土,但它是有证书的,70年不变。虽然现买房带来的财富想象力也远比不上十年前,但对以稳字为先的国人来说,除非有更优质的资产出现,否则买房不止。
2
房子是一笔风险储备金。
当你有一套房子的时候,你会觉得底气更足,敢于尝试以往不曾有过的消费行为。而当你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把房子卖了,能够瞬间扭转自己的困境。
这种情况很普遍,日常生活中我们就碰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有创业的朋友通过抵押房子来获得第一笔启动资金,经营出现问题也能以房子来周转,当然当你家庭遭遇大病等不幸的时候,卖房子也是支持医疗的最后一步棋。
3
房子与教育永远也分不开。
虽然现在我们试图努力避免人们过度因为孩子上学而追逐学校周边的房子。但恕我直言,目前以及未来,还看不到彻底分离的可能。
从全世界来看,没有哪个名校周边的房子不贵的。即使是那些租房即可入学的学校,周边的房子唯一的优势就是交通便利点,仅仅是因为交通便利也会比较贵。
房子不能决定子女教育质量,但能提供氛围,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家长们也是乐于买单的。
4
绕不开的结婚生子。
网上有很多鸡汤,婚姻应该和房子脱钩,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越发骨感。我们已经被现实训练得愈发务实。
没有房子啥也不会干,而那些真正敢于裸婚的人,结果一般只有两个,一个是继续在底层挣扎,一个是双方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未来收入增长空间很大,房子已经提前预支了。
5
房子也是脸面,代表的是你的成绩。
当你有套房的时候,你会发现身边的人都是羡慕嫉妒恨,别说,这种感觉真的挺不错。
买得起房的人,无论首笔资金谁出的,至少代表了你能够调动资

盈盈眉眼惜流 2022-04-21 13:13:12
年轻人都执着于买房,很小的年龄却背负了太多的生活压力,没有时间享受生活,还有很多投机心理,都在买房子投资,觉得买到就是赚到,可以一夜暴富等。其他理由如下:
1、脸面,房子代表人的面子
房屋属于固定资产,你有房说明你有钱,有能力强。买得起房的人,无论首笔资金谁出的,至少代表了你能够调动资源买房,有房了有面子,找男女朋友都要硬气十分,丈母娘也不会故意刁难,长得丑也变得帅很多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你支付了一大笔首付,每月还要支付并不轻松的房贷,那些贷款买房的人,虽然不敢跳出去创业,但大部分年轻人会更加努力工作,收入增长幅度也很明显。
2、储备金,以备东山再起
房子是一笔风险储备金,当你有一套房子的时候,你会觉得底气更足,敢于尝试以往不曾有过的消费行为。而当你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把房子卖了,能够瞬间扭转自己的困境。这种情况很普遍,很多明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创业的朋友通过抵押房子来获得第一笔启动资金,经营出现问题也能以房子来周转,当然当你家庭遭遇大病等不幸的时候,卖房子也是支持医疗的最后一步棋。
3、结婚生子,为了成家而拼命买房
有房才有家,没有房子啥也干不了,没有几个丈母娘会同意把宝贝女儿嫁个无房者,所以有句经典名言说中国的 房价是丈母娘炒起来的。而那些真正敢于裸婚的人,结果一般只有两个,一个是继续在底层挣扎,一个是双方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未来收入增长空间很大,房子已经提前预支了。
4、学区房,不能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
学区房价格却一路水涨船高,居高不下。各地惊现天价学区房,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学习环境,依然不惜花大价钱在学校旁买房。普遍认为,在学校附近尤其是名校旁居住,将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正是最好的印证。毕竟,名校周边总是有一种特别的人文气质,它可以让人们不由自主地要求自己的言行。一是学校的周围比较平和,交通比较方便,二是学校的人文空间也会辐射到周边,学区房周边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三是小孩如果从小就在学校周围生活,他的行为自然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名校对高素质的人群也有着更大吸引力。教育房产双投资,升值空间大。
5、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看得见摸得着
炒股十年一场空,买房十年变富翁,同样是投资,买房比炒股省心得多。房屋本身可以抵御通货膨胀, 房地产在经济萧条时期是资产保值的最佳避风港, 更不用说房屋每天为你遮风挡雨带来的舒服享受。如今,什么东西都在上涨,钱存在银行等于“吃钱”。如果你拿得出首付,买套房,每个月的月供,等于存到房子里,不投资至少可以保值。买房,最好的购买时机是十年前,第二好的时机就是现在。
6、有房就是家,生活稳定提升品质
租房是为房东打工,买房是为自己投资,高下立判,任何理由在这个差异面前都显得很苍白。租房具有不稳定性,房租上涨不断搬家,有房在城市更有归属感。买房者随着工资的增长、优惠政策的发布、以及货币价值的改变,房贷会变得轻松,家庭资产会有所增加,生活品质也会有所提升。
做了别人的小三 2022-04-03 09:02:05

我们努力的工作,奋斗了一生,无非就是想有一个可以栖身立命之所。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多大的压力都应该有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正所谓70岁得有家,80岁得有妈。

一。有的人奋斗了一辈子,辛苦了大半生都没有一个自己的房子,都是在为别人打工租房子住。一年攒下的收入,还得给别人交房租,将来有一天有自己的儿女,儿女都得笑话你这么大岁数,连个自己的窝都没有。

二。不管你怎么忙碌?怎么成功?没有一个自己的房子,就没有一个家住在别人的房子里,总没有那种家的感。租的房子。也没有心思去收拾和打理。毕竟你就是想装修,它也不属于你。

三。我们不可能永远为别人打工,总希望将来有一天成家立业,以后给自己的家人,亲人或者孩子留点什么。同事之间,朋友之间,亲人之间,有一天人家会问。你到现在还没有房子呢?自己得多羞愧难当。让自己的孩子脸面都无存。你算什么成功?连一个属于自己的窝都没有。给自己的孩子什么都没留下。你的家人,亲人,朋友,孩子都得说你没正事。这么多年干啥?花了。钱放在手里。不好好经营就都花净了。如果买一个固定资产。将来或许还有升值的空间。也能作为一个很好的资产送给自己的孩子。也算自己没有白奋斗这么多年。让孩子也能尊重你。和我的想法相同,就采纳吧!

旧巷情书 2022-03-14 13:08:33
因为这个方式可以帮助年轻人为自己提供一定的养老保障,当年轻人的数量越来越少的时候,年轻人不能指望我们自己单独通过社保的方式来养老。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当个人养老账户来临以后,我会发现年轻人不仅需要缴纳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同时也需要主动购买商业性质的养老保险。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人口潮主要是60后和70后群体,当他们逐渐到达退休年龄以后,现代社会的年轻人需要为他们的养老和医疗成本买单。而当年轻人老了以后,因为这个10来个年轻人的结婚生子的意愿并不是太强,所以当代的年轻人很难通过以后的年轻人来养老,年轻人需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养老计划。
年轻人需要通过这种方式给自己提供养老保障。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养老没有什么问题。但当一个人的年龄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老年人的收入能力不仅大幅降低,甚至很多老年人连照顾自己的生活都成了问题。如果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年轻人就需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养老保障,更需要为自己的养老储备相应的资金。
这个方式也可以缓解养老保险的资金负担。
除了给年轻人提供养老保障以外,因为我们的养老保险的经济负担会变得越来越重,所以年轻人在老了以后的养老保障并没有那么好。在这种情况之下,年轻人需要主动购买一定量的商业性质的养老保险,通过这种方式加强自己的生活保障。
最后,主动规划养老投资也是人生中的一部分,特别是当年轻人获得收入能力之后,年轻人需要对自己的人生具备防患于未然的能力。
咸咸的海风 2022-02-13 05:55:34

因为有的房,然后可能自己隔离的生活质量也会变得好一点吧。

我有的时候还是要车没车要房没房,有一个房子属于自己的,然后以后就说装房要涨价,然后房子呢其实有用自己随着的房子也挺好的,要不然以后什么事什么都没有,我就比较凄惨,所以很多人就是基本上可能挣的钱都会先买房,然后让自己有住的地方。也不用老是说外面租房,因为租房还不如去那个买房,感觉自己真正有家的地方。

二来就是生活压力也是很大,现在很多人那个结婚谈恋爱啊都会问什么有没有房有没有车,然后导致一些年轻人都是拼命赚钱,就是为了买房能够以后娶老婆,或者以后自己的生活会变得好一些,我们说一直平平淡淡的,什么进餐都是一直都是仲夏的那个生活质量,所以说他们有了房子可能也会改善他们那个生活的质量。

但是我觉得如果我拼了命买房,然后省吃俭用,我觉得没必要,因为有时候买房虽然说是挺重要的,但是自己身体健康,并不是说嗯就可以随便挥霍,然后不爱惜,因为这样子就是你以后买了房,你的身体肯定为健康方面肯定要用更多的钱去来养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