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治疗方法

1个回答

只谈心不贪心 2025-07-31 03:35:25


西医治疗痢疾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有所不同:



  • 急性痢疾普通型治疗:患者需休息、隔离和消毒,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抗生素疗法常见氟哌酸、庆大霉素、黄连素和复方新诺明,疗程一般为7-10天。吸附疗法如思密达能吸附细菌和毒素,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微生态疗法可采用双歧杆菌制剂维护肠道平衡,补液疗法针对脱水情况。

  • 慢性痢疾治疗:抗生素疗法通常与急性菌痢相似,疗程长,可采用间歇疗法。饮食疗法强调改善营养。慢性菌痢治疗结束时,可转为中药、维生素和思密达等药物。

  • 中毒型痢疾治疗:涉及改善微循环、扩容纠酸、控制感染、降温等多方面,药物使用需谨慎考虑药物敏感性和副作用。


中医治疗则根据不同症型,如湿热、寒湿、疫毒、虚寒、阴虚或休息痢,采用清热燥湿、温化寒湿、清热解毒、温补脾肾、养阴泄热或益气健脾等方法,配合草药如鸦胆子、白头翁等进行调理。


食疗方面,推荐一些针对痢疾的食疗方,如黄芩、绿豆、石榴皮等煎水饮用,或采用特定食物与药材的组合,如鸦胆子治疗阿米巴痢疾。



扩展资料

痢疾,古称肠辟、滞下。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若感染疫毒,发病急剧,伴突然高热,神昏、惊厥者,为疫毒痢。痢疾初起,先见腹痛,继而下痢,日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多发于夏秋季节,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消导,更挟积滞,酝酿肠道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