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抗生素是对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各种微生物具有杀伤或抑制作用的一类药物的总称。以下是关于抗生素的详细解释:
定义与功能: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强有力的武器,通过抑制或杀灭微生物来达到治疗目的。
历史背景:1928年,弗莱明在实验室偶然发现了能杀死细菌的青霉素,命名为“盘尼西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霉素极大地降低了因伤口感染而导致的死亡率,成为非常珍贵和重要的药品。
重要发现:除了青霉素,链霉素的发现也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结核的“克星”,使得以往难以治疗的结核病人得以治愈。随着新抗生素的不断被发现,许多曾经致命的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滥用问题:由于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良好效果,人们对抗生素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导致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抗生素的滥用问题日益突出,加上细菌对抗生素的逐渐适应,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也随之加剧。
现状与影响:在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抗生素的滥用更为严重。我国每年使用抗生素的费用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很大比例,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但其中合理使用的比例并不高。滥用抗生素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还导致了耐药菌感染的问题,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