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的爱恋
2025-07-22 06:43:12
药品行业的基本术语
1. 走票:无证经营者通过合法药品经营企业的票据进行药品经营活动,支付税款或管理费以“正当化”自己的行为。
2. 临床费:药品上市后,需要医生的支持和研究,医生获得的费用称为临床费。
3. 医院纯销:医院实际销售的药品量,计算方式为上月库存量+本月进货-本月库存。
4. 处方药 VS 非处方药:处方药需医生开具,非处方药则可自行购买。
5. 终端:药品最终到达患者的销售渠道。
6. VIP医生:对在终端推广处方上量快而大的医生的尊称。
7. 枪手医生:俗称,指在终端推广上量快而大的医生。
8. 药贩子:个体代理商的俗称。
9. 临床杀手:在终端推广上量快而大的医药代表的俗称。
10. 蹿货:不同代理商之间,销量大、能拿到较低供货价的将药品销到另一家代理商“地盘”的行为。
11. 冲货:数量更大的蹿货现象。
12. 统方:医生处方被统计,用于给医生临床费。
13. 跑方:医生开处方但病人未取药,统计时算作已取药。
14. 虚数:医生开药量与实际销量不符的情况。
15. 限方:医院对医生开药量的限制,规定检查费与药品比例。
16. 药品通用名与商品名:通用名是国家规定的统一名称,商品名是不同药厂注册的专用名。
17. 招标采购:采购方邀请投标,综合分析价格、质量等因素确定中标者。
18. 招标挂网:药品信息挂网,医院根据价格决定是否采购。
19. 扣率:批发价的百分比折扣,影响药品进院成本。
20. 医院处方量:医生开具的处方数量。
21. 医院门诊量:来医院挂号的人员数量。
22. 药品穴头:掌握药品进入医院渠道的代理商,有特殊关系。
23. 招标找死:医药招标压低价格,影响回扣空间和销量。
24. 二次公关:中标后,药品进入医院还需医院药事委员会确认。
25. 大包、小包:药品销售策略,大包由厂家直接供货,小包则由经销商操作。
医药代表常用英文销售术语
POA, DA, POP, BAT, SWOT, CSM, PDCA, PR, VIP, OLS, ADR, CT, OGP, GMP, GCP, Joint Call, Coaching Call
一、大包:厂家底价供货,包括招投标、促销工作。
二、小包:厂家负责招投标、开发,经销商负责促销。
三、扣率:如80扣,计算方法为零售价与批发价比例。
四、配送:厂家或经销商根据需求送货。
五、第三终端:乡镇医院及诊所、农村零售终端。
六、串货:不属于你的渠道货物进入市场。
七、两票制:药品从生产商到医院的直接结算制度。
八、医院分级:一至三级医院,分等评价。
九、过票:将厂家发票转为医药公司发票,用于绕过直接销售规定。
十、增值税计算:药品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与增值税计算方法。
药品中标价:医疗机构购进药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