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提高药品质量疗效,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严格药品上市审评审批
新药上市需直接对应原研药标准,这是在中国新药审批历史上的新举措。
严惩数据造假行为,全面公开药品审评审批信息,强化社会监督,确保审评审批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加快推进已上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允许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办检验检测机构等依法开展一致性评价生物等效性试验,这将有助于扩大能做BE(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机构数量,降低制药企业的评价成本。
通过一致性评价,可以确保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相当,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有序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
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力争早日在全国推开。这一制度有助于激发研发创新活力,促进新药研发和生产分离,提高药品研发效率。
加强药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
针对药品生产质量存在的问题,如生产原料不合格、生产过程偷工减料、篡改数据等行为,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药品生产质量。
通过收回GMP证书等措施,对违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维护药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加大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支持药品生产企业兼并重组,简化集团内跨地区转移产品上市许可的审批手续,提高医药产业集中度。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引导具有品牌、技术、特色资源和管理优势的中小型企业以产业联盟等多种方式做优做强。
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促进形成一批临床价值和质量水平高的品牌药,提升整个医药产业的竞争力。
保障药品有效供应
健全短缺药品、低价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确保药品市场的稳定供应。
推动实现专利药品和已过专利期药品在我国上市销售价格不高于原产国或我国周边可比价格,降低患者的用药成本。
图片展示:
综上所述,通过严格药品上市审评审批、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加强药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及保障药品有效供应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药品质量疗效,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