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过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1个回答

季节温暖眼瞳 2025-07-15 06:10:37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可以概括为四个主要阶段:
1. 1912年至1919年,得益于辛亥革命消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暂时放松,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然而,随着大战结束,欧洲列强重新对中国展开经济侵略,这春天气息迅速消散。
2. 1927年至1936年,国民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上升,主导地位得以确立。
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在沦陷区,日本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使得民族工业不断萎缩。
4. 民国末年,受到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官僚资本对民族企业的摧残挤压,以及国民政府不断增加的捐税负担,民族工业陷入了绝境。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包括:
1. 轻工业与重工业发展不均衡,轻工业相对较为发达。
2. 地区分布不均衡,早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这些城市最早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封建自然经济最早解体,同时也是通商口岸,便于出口和运输,易于获取外国原料和技术设备。
3. 民族工业同时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同时由于资金短缺、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民族工业又对它们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