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与烦恼障是否是一个意思-

业障与业呢?报障与报呢?

3个回答

荧光微凉 2025-07-18 05:17:18
简单的说,在下不想说到太复杂。
烦恼是‘心’受到杂染所生起的影响身心的心理疾病。
烦恼障是指因为‘烦恼’而在修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障碍。
业是指一种‘心理力量’,而‘业’可以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业’是因,而业成熟的时候会产生果报,也就是您所说的‘报’。
当不善业成熟的时候,可能会导致‘障碍’某些善业的成熟。这个障碍所产生的力量是‘阻碍’(业障)。
而不善业的成熟也会导致‘报障’,也就是对善业的果报产生障碍。
而这种人在解脱圣道中是难以解脱的。
海是天的倒影 2025-06-22 21:33:34
【烦恼】

(术语)梵语吉隶舍Kles/a,贪欲嗔恚愚痴等诸惑,烦心恼身,谓为烦恼。智度论七曰:‘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同二十七曰:‘烦恼名,略说则三毒,广说则三界九十八使,是名烦恼。’注维摩经二曰:‘肇曰:七使九结恼乱众生,故名为烦恼。’止观八曰:‘烦恼是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又与心作烦,令心得恼,即是见思利钝。’大乘义章五曰:‘劳乱之义,名曰烦恼。’唯识述记一本曰:‘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梵语杂名曰:‘烦恼,吉隶舍。’
【烦恼障】

(术语)二障之一。对于所知障而言。百二十八之根本烦恼及随烦恼,恼乱有情之身心,能障涅盘,故名为烦恼障。佛地论七曰:‘恼乱身心,令不寂静,名烦恼障。’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盘,名烦恼障。’【又】三障之一。对于业障报障而言。贪嗔等之烦恼,数数起而障碍圣道,名为烦恼障。涅盘经十一曰:‘烦恼障者,贪欲嗔恚愚痴。(中略)常为欲觉恚觉害觉之所覆盖,是名烦恼障。’俱舍论十七曰:‘烦恼有二:一者数行,谓恒起烦恼。二者猛利,谓上品烦恼。应知此中唯数行者名烦恼障。’
【业】

(术语)梵语羯磨Karma,身口意善恶无记之所作也。其善性恶性,必感苦乐之果,故谓之业因。其在过去者,谓为宿业,现在者谓为现业。俱舍光记十三曰:‘造作,名业。’业为造作之义。是有二种:一如身之取舍屈伸等造作,名为身业,音声之屈曲造作,名为语业,是直指身之造作,语之造作为业也。二与第六意识相应而起,心所中思之心所也,思之心所以造作为性,故以之为业性。即动作身之思为身业。动起语之思为语业。作动意之思为意业。依此义而俱舍论就十业道区别业业道与业道。谓杀等七支为身语二业,故为业,又为业之道。业为身语之二业,自体是业,业之道为思心所游履之处。又贪嗔等三者,唯为业之道,以彼非自体业,唯为思心所游履之所故也(依大乘之教,则意亦有业之义,依此则贪等之意业亦为业业之道也)。此二种业中,小乘俱舍以第一种为实业,为正感果之异熟因,大乘唯识以第一种为假业,以第二种正发动身语之现行思心所,为招当果之实业。

【业障】

(术语)恶业之障碍。恶业妨正道者。涅盘经十一曰:‘业障者,五无间罪重恶之病。’俱舍论十七曰:‘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种名为业障。’华严经世主妙严品曰:‘若有众生一见佛,必使净除诸业障。’

【单一个报字,查无所得】
【报障】

(术语)三障之一。报为果报。依烦恼惑业而得地狱饿鬼畜生等恶趣之果报。又虽受生于人天,而生来不信者,由之障碍圣道之善根,是云报障。涅盘经十一曰:‘报障者,生在地狱畜生饿鬼。诽谤正法,及一阐提,是名报障。’
草戒指的美丽 2025-06-04 23:33:19
当烦恼妨碍人觉悟,就称之为烦恼障
业与报如果使人生起烦恼,则为业障、报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