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依风吹
2025-07-13 02:48:05
古希腊哲学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认为它是“各种知识的总汇”;另一种则指研究世界本原或本体的学问,即形而上学。本原即构成世界万物的根源、元素、始基或共同基础,具体事物有生有灭,而本原则没有生灭,它产生万物,万物毁灭后又回到本原。
后人依据古希腊伟大思想家对各种知识的分类,将研究有形体的自然现象的学问称为物理学,将研究世界本原等抽象对象的学问称为“物理学之后”。我国近代学者严复根据《易经系辞》上所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将“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即哲学之意。而形而上学还有第二种用法,即近代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赋予“形而上学”新的含义,用来指非辩证的思维方法。
现在的哲学原理以及实际生活中使用形而上学这一概念,是指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与方法。以往的哲学家、思想家对哲学的认识与理解,不论是说哲学是“智慧之学”、“包罗万象的科学”,还是说哲学是支配、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未能真正揭示出哲学的性质、对象和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从古至今的一切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为了正确理解和掌握哲学的含义或定义,需要正确认识几个关系。从古至今哲学中的问题即矛盾很多,那么贯穿哲学演变和发展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任何哲学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支配其他哲学问题的问题是什么?恩格斯对此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他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即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谁先谁后、谁产生谁、谁离不开谁(谁依赖谁)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