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挽轻裳
2025-06-19 03:52:27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第一,先掌握一定的单词量。
我想这是每个人最开始都会有的想法吧。学英语当然要有一定的单词量了,有了单词量就可以看的懂,听的懂,阅读也没什么问题了。听起来很有道理,对吗?关键问题是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而做法就不一定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当你开始没有任何准备的背单词的时候,你所接收的是你永远无法理解的一堆乱码。想想我们从前记单词的方式,apple,a-p-p-l-e,苹果,是否所有的单词,你都是以这种方式记下来的。你是否知道,其实你这么做只是在记这个单词的中文意思。原因极为简单,假如你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单词,并且来发音和拼写都是第一次接触,那么和苹果这个中文词,相比,哪个是你更熟悉的呢?当然是中文苹果这个词,那么这样的方式,拼出来,然后读出来,再复述一个中文的意思?你到底在复习中文还是再背这个英文单词呢?我想你已经有了答案。
方法肯定是低效的,并且很容易让人厌烦。所以大部分的学生是不那么喜欢英语的。
第二,如果看不懂,就一直看,听不懂,就一直听。
这是两个要命的误区。我再次重申一下,对有基础的人,这些不是问题。关键是如果没有基础,还拼命的用这些看起来有几分道理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学习,是百害无一利。
你并不懂这些英文表达的是什么,并不能理解你听到的是什么,那么怎么可能知道你做的这件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呢?
看不懂,看一万次也不会懂,听不懂,听一万次也不会懂。因为这个输入时无效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看书是在看书籍的内容,殊不知,我们看的更多的是运作方式。
这句话又怎么理解呢?
提问:学会骑自行车分几步?
很好回答对吗?当然是三个要领,把住车把,眼睛向前看,脚用力蹬。
那么,这个时候,你会去分析自行车的车把为什么是弧形的吗?为什么车子的颜色是黑的?车轮是受到一个怎样的力的传导向前运行的吗?
你当然不会,因为你只是想学会如何骑自行车。
你可能会问,这个和看不懂,听不懂,有什么关系?如果把英语比作骑自行车,你只是一直在看这个自行车的外部,而没有去没有学习去驾驭的方法,所以即便是你看了一万次,听了一万次,做的也是无用功。
(今天接着写吧,这个帖子可能一天写不完。声明一下,这篇文章发表的内容,全部是我个人曾经学习当中的一些发现和经验,希望对题主以及阅读这个帖子的各位有一个指引性的作用。)
第三,应试教育思维。
这个部分我想各位也是一定要注意的。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英语水平还不错的话,都会问。你过四级了吗?你过六级了吗?你过托福了吗?你考雅思了吗?你的单词量是多少?等等。
当看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各位一定要注意自己是否存在应试教育思维。
在近一年来教授的学员当中,也有过四六级已过,但是还是不太懂英语到底是什么的学员。还有人说,自己曾经学过什么到后来全都忘记了,现在想重新捡起来。如果一个人的分数真的可以代表真实水平的话,为什么他们现在却什么都记不得了呢?
应试教育思维的问题,是会从分数的角度直接判定英语水平如何,但是应试教育存在的缺陷是,一切和分数相冲突的部分都会省略掉。而所有的工作全部会围绕怎么快速拿分展开。那么英语也不会当成一门语言来学习。比如,是否学校的老师会关注你的发音如何?是否会给你讲解英语背后的思维是什么样子?是否会关注你的用词是否准确?当然不会,因为太浪费时间了。有这个时间不如多做一点题,多拿点分来的实在?可是应试教育是否无可取之处,当然不是,最起码会在短期之内将知识体系快速的灌注到你的大脑里。不过,最开始学习的初期采取这种方式,知识体系是不完整的,割裂的,会过于侧重单一方面。
学习方式过于侧重一个部分,势必让其他部分薄弱不堪。并且如果是以做题为主,而不分析背后思维的做法,必然只是一种外在的单纯模仿。类似过去时动词加ed,一般时动词不需要改变,但是如果深究这几个时态代表什么意思,恐怕都很难说出来吧。
第四,英语培训机构。
因为现在也是从事英语教学,本来也不想拿出来说,不过有些东西。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要注意一下。
先说,培训机构的优势是什么?
我的学员曾经问过我,如果选择开始学英语,是报班还是选择自学?我的回答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不要选择自学,因为这条路还是比较坎坷的。
我们有的时候真的会高看自己一眼,觉得别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但是实际情况是,别人能做到的让你来做,你不一定可以。自学成才的人,真的是经历了很多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才看到曙光的,他的成功恐怕你是无法复制的,因为个人的经验,思路,做法都会有很大差别,这就是一道最高的门槛。
不过,他的思维方式是可以借鉴的,你会从这种思维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部分,并且加以利用,最终变成自己的。这就是报班和老师学习的真正意义。
比如《如何高效学习--一年完成MIT33门课程的学习方法》这本书,想必有人看过,不过看完之后,你记住了多少?你从作者的思维里抽取了多少东西可以变为己用?这些都是很值得探讨的。(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比较大,看完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方法,看书效率非常高,有时间的时候和大家分享下。现在只是提出一个引子,望注意。)
如果你真的可以遇到一个好的启蒙老师,我是建议你一定要报班的。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很大的时间成本。
但是前提是,如果你能遇到好的老师,如果遇不到,这就是你的劣势了。
培训机构的费用一般都比较高昂,另外你的时间成本也比较有限,而且培训机构的教材虽然也划分了学习的等级,但是却缺乏学习的深度,内部原理性的东西,很少讲解。有的时候,你在那个氛围当中,觉得自己提升的快,但是当离开以后,水平会迅速下滑。而真正明白内部的东西以后,实际上水平会稳步上升,就算三个月不碰,捡起来可能也只需要一周的时间。
所以,这个部分我想并不是一个误区的问题,而是你要懂得分辨。
以上基本也就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