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家长培养孩子的良好思想品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艺术作品进行教育
家长可以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的效能,通过儿童喜爱的动画、绘本、音乐等艺术形式,寓教于乐,让孩子在艺术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良好的思想品德。这些艺术作品中的正面形象往往能激发孩子的模仿欲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相应的良好行为。
二、掌握好教育的时机
教育时机是指进行活动或生活过程中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机会。家长应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时机,如孩子表现出某种良好行为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或者在孩子犯错时及时引导其认识到错误并改正。这样既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又能有效培养其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运用潜移默化的暗示法
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家庭环境的布置等,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例如,家长自身的诚信、善良、勤劳等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暗示性的语言或行为,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
四、采用积极诱导法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多采用积极诱导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促进其主动发展。例如,可以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事迹,激发孩子的崇拜和模仿欲望,从而培养其勇敢、正义等品质。
五、运用因势利导法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原有表现,因势利导,诱导孩子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当孩子表现出自私、任性等不良行为时,家长可以通过讲道理、举例子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到这些行为的错误性,并鼓励其改正。同时,也要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增强其自信心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