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道德是所有人的根本。没有根本,再高的学识和才干也没有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对别人进行道德绑架,认为伤害别人是恰当的,道德绑架的堂堂正正,用自己的话伤害别人,但他们不知道,也指责别人不能开玩笑。人生来就像一张白纸,都很善良。后期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性格、性质、人处理事情的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有些父母一旦自身素质下降,孩子们就会偷偷模仿家长的所有不良行为。例如吸烟、喝酒、吐口水、赌博、反对暴力等恶习经常在年幼的孩子面前显露出来。孩子小时候自然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想模仿大人的这种坏习惯。还有一些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忽略了孩子道德品行和良好习性的培养,那么孩子学得再好,没有好品行又有什么用呢?社会学父母和教师衡量学生好坏,大多只看分数,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更少,由于教学模式僵化,孩子们考前死记硬背,考试全忘,只追求分数,但思想品德和成绩都发展不好。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络上的暴力、色情、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在各种软件中盛行,很容易使青春懵懂的孩子们难以抵抗,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素质丧失,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抓住孩子的黄金时期称赞孩子的好行为。孩子小时候养成了很多生活习惯,有时孩子有小的坏习惯,这时父母不要在意小习惯不犯大错误。对于孩子的好习惯,孩子小时候别人的称赞会使他骄傲、高兴,抓住好品行,改掉坏习惯,所以我们要适当地鼓励和称赞。
4岁的孩子处于道德观的初步阶段,这是父母帮助孩子树立良好道德观的最佳时期。家长朋友可以更多地利用幼儿园或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告诉孩子们如何正确,如何做错。记住,不要利用名人的名言。他们听不懂,太死板,孩子很难理解或理解其意思,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人的优良品德的好坏是从小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