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产率系数y怎么得来的

3个回答

青竹暖回阳 2025-07-22 22:06:43

污泥产率是指污泥的净产率,而非表观产率,它是生物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量(MLSS)与进入生物系统的BOD5数量的比值。对于按泥龄法设计的活性污泥系统,污泥产率是最重要的设计参数之一。在泥龄和MLSS浓度确定的情况下,按照以下公式即可计算出生物池容积:

V=Q·BOD5·Yt·θc/X

式中: 

Q——生物处理系统设计流量,m3/d;

BOD5—进入生物处理系统的BOD5浓度,kg/m^3;

Yt——污泥产率,kgMLSS/kgBOD5;

θc——泥龄,d;

X——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浓度,g/L;

设计中污泥产率通常按公式法求算,有时也可按经验选取。

扩展资料:

污泥产率不仅同SS/BOD5的比值有关,还同悬浮物(SS)的组成有关。若悬浮物中可生化组分比例高,则系统污泥产率低。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生活污水水质相差较多,再加上污水厂进水中工业污水比例各不相同,因此若想准确预测污泥产率,除了掌握进水SS和BOD5,尚需准确测定fV和fNV的值。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

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

利用重力作用的自然沉降分离方式,不需要外加能量,是一种最节能的污泥浓缩方法。重力浓缩只是一种沉降分离工艺,它是通过在沉淀中形成高浓度污泥层达到浓缩污泥的目的,是污泥浓缩方法的主体。

单独的重力浓缩是在独立的重力浓缩池中完成,工艺简单有效,但停留时间较长时可能产生臭味,而且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污泥;如果应用于生物除磷剩余污泥浓缩时,会出现磷的大量释放,其上清液需要采用化学法进行除磷处理。重力浓缩法适用于初沉污泥、化学污泥和生物膜污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污泥产率

清晨倾城 2025-06-01 11:01:57

  污泥产率是指污泥的净产率,而非表观产率,它是生物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量(MLSS)与进入生物系统的BOD5数量的比值。对于按泥龄法设计的活性污泥系统,污泥产率是最重要的设计参数之一。在泥龄和MLSS浓度确定的情况下,按照以下公式即可计算出生物池容积:      V=Q·BOD5·Yt·θc/X

  式中: Q——生物处理系统设计流量,m3/d;

  BOD5—进入生物处理系统的BOD5浓度,kg/m3;

  Yt——污泥产率,kgMLSS/kgBOD5;

  θc——泥龄,d;

  X——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浓度,g/L;

  设计中污泥产率通常按公式法求算,有时也可按经验选取。


  污泥产率公式的推导

  关于活性污泥产率的计算方法,可依据IAWQ活性污泥模型进行推导。该模型中有机物和污泥挥发性组分均采用COD作为计量参数,考虑到习惯性问题和实用化,这里仍采用BOD5作为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计量参数,采用SS或VSS作为污泥的计量参数。对于特定污水,这些参数与COD之间存在定量换算关系。

  (1)根据IAWQ活性污泥模型确定的原理,来自进水中的固定性悬浮固体(FSS)和不可生物降解VSS将全部截留在活性污泥絮体内,由此产生的污泥量(XI)可由下式求得:       XI=Q·SS·(1-fV+fV·fNV) (1)

  式中: fV——进水SS中挥发份所占比例,我国城市污水典型实测值为0.5~0.65;       fNV——进水VSS中不可好氧生物降解部分所占比例,典型值为0.2~0.4。       SS——进入生物处理系统的SS 浓度,kg/m3;

  (2)活性污泥中的活性部分包括异养微生物和自养微生物。异养微生物(XB·H)由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转化而来,其产生量为:

  XB·H=Q·BOD5·YH/(1+Θc·bH) (2)

  式中:YH——异养微生物产率系数kgVSS/kgBOD5,典型取值范围0.6~0.75      bH——异养微生物内源衰减系数,15℃时取值0.08d-1,温度系数1.072。   如有硝化发生,可用下式求算硝化菌量(自养菌XB·A)

  XB·A=Q·TKN·YA/(1+Θc·bA) (kgVSS/d) (3)  

  式中:TKN——在生物处理系统中,通过硝化作用去除的TKN浓度,kg/m3。

  YA——硝化菌的产率系数,0.1kgVSS/kgNH3-N

  bA——硝化菌衰减系数,20℃时取值0.04d-1,温度修正系数1.03

  (3)微生物进入内源呼吸状态后产生的内源衰减残留物含量(XP),由下式求得:         Xp= fp·bHΘc·XB·H (kg VSS/d) (4)   

  式中:fp——微生物体不可生物降解部分所占比例

  忽略微生物体的无机成份含量和硝化菌的内源残留物含量,生物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产量XT为:         XT=XI+XB·H+XB·A+XP (5)

  由于XB·A数值较小,XB·A/XT=2~3%,可以忽略,则XT=XI+XB·H+XP (6)   把(1)、(2)、(4)式代入(6)式得:

  XT=Q.SS.(1-fv+fv.fNV)+(1+fp.bH.θc)[(Q.BOD5.Yh)/1+θc.bH (7)

  用进水BOD5总量除XT,可得到单位BOD5去除所产生的活性污泥量,即         Yt=(1+fp.bH.θc([YH/1+θc.bH)]+[SS/BOD5](1-fv+fv.fNV) (8)   对(8)式右边第一项进行变形得:

  (1+fp.bH.θ

  c)[YH/(1+θc.bH)]=YH-[(1-fp)θc.bH.YH]/(1+θc.bH) (9)

  (8)式变为:

  该式即为德国水污染控制联合会推荐的污泥产率计算公式(ATV A131标准),在设计的前期阶段可用于估算系统的污泥产率。

如果不是因为爱 2025-05-24 11:08:21
污泥龄是指在反应系统内,微生物从其生成到排出系统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从工程上说,在稳定条件下,就是曝气池中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数量的比θc。
污泥龄是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设计和运行的重要参数,能说明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状况,世代时间长于污泥龄的微生物在曝气池内不可能繁衍成优势种属。如硝化细菌在20摄氏度时,世代时间为3d,当污泥龄小于3d时,其不可能在曝气池内大量繁殖,不能成为优势种属在曝气池进行硝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