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槟榔芋的生长特点是地下茎节不断向上伸长。槟榔芋的基部如果露出地面,就会变绿,降低品质。同时,茎节伸长会大大减缓,产量会降低。如果土壤持续耕作,芋头会向上伸展,产量持续增加。此外,起垄还可以促进不定根的形成,提高植物吸收肥料和水分的能力。槟榔芋的栽培应尽快进行。原则是先轻后重,先薄后厚,栽培与施肥相结合。槟榔芋出苗后一个月,进行第一次扦插,每亩用20~30个火尘与腐熟的人粪便混合,放在芋头扦插的基部。之后分别在6月初、7月中旬、8月中下旬进行栽培,每次每亩烧成土灰20~30吨。如果没有烧过的土灰,也可以换成肥田,旧砖,垃圾,肥土。
每次施磷钾肥5公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加厚土层。一般脊脊的厚度要达到15~20厘米,至少芋头不要露在地面上。危害槟榔芋的主要病害有芋头枯萎病和软腐病等。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甘薯夜蛾等。槟榔芋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如选择无病芋头种子,避免连作,深翻芋头田消灭越冬蛹,去除病虫害叶片;药物防治,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坚持预防重于治疗,早治晚治。
为了便于芋头田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和疾病传播,在芋头叶长到9片以上时,将基部的黄叶剪掉,每15-20天剪一次,每株保持9片以上的健康叶片,一般剪3-5次;为了提高母芋头的产量和质量,在芋头种植充足的前提下,在中耕和土壤栽培过程中,应铲除部分种子芋头。种子芋头应从田间健康植株的球茎中筛选,选择母芋头中部周围的种子芋头。皮肤光滑无损,无病虫斑,厚而丰满,长块状,顶部附近有毛,大小均匀。播种前5天,种子干燥1-2天,去除表面叶鞘,促进芋头种子早期萌发。选择芽肥、叶长5-10厘米、无病虫害、颜色好的芋头种子进行移栽,以促进全园均匀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