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业-

13个回答

云纹梦纷蝶 2024-11-13 20:03:13
农业防治就是在掌握果树栽培管理措施与病虫发生为害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农业科学技术手段,有目的地改变某些生态环境因子,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抑制病虫生长繁殖,直接或间接消灭病虫,提高果树抗病虫的能力,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由于农业防治经济、简便,特别是对天敌安全,对环境和生态无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应用。
猫鱼薄荷 2024-10-20 13:39:01
在我国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农村,人们挖塘填基,塘中养鱼,基上栽桑,桑下种草,以桑养蚕,用蚕粪、牧草喂鱼,塘泥肥桑,形成了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人工生态农业系统。这种人工生态农业系统,人们称它为“桑基鱼塘”。
在这里,“桑基鱼塘”构成了一个奇妙的生物食物链:桑树是生产者,蚕是一级消费者,鱼是二级消费者,鱼塘中的微生物则是分解者。在这一食物链中,物质周而复始,循环不断,废物也得到全面利用。现在“桑基鱼塘”的生态模式,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最佳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农业既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又开辟了能源,使环境污染、能源浪费、土地资源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获得了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的高度统一。所以说,它是一种久兴不衰的现代农业模式,在未来农业中将占主要地位。
这个网名不错 2024-09-07 13:43:43
农业(Agriculture)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做了别人的小三 2024-08-17 20:48:03
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从农业生产过程可以看出,农业生产是三类基本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一是生物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二是自然环境,如土、水、光、热等;三是人类借助劳动手段进行的社会生产劳动。这三类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农业生产具有了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根本特点。
农业是社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农业是人类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机能和自然力,通过人们的劳动去协调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为人类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一个生产部门。换句话说,农业是通过人类劳动去实现植物和动物的再生产,来获得物质资料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任何一种社会生产,都是物质能量的转化过程,农业生产也不例外。农业生产过程就是生物利用太阳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由绿色植物形成的植物性产品,即食品和饲料,是人类生存和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首先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在任何社会中,农业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人类需要的生活资料绝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农业,尤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归根到底要由农业生产出来。因此,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起点。
  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的前提,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得以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人类分工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的。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一定的高度,能够为其他生产部门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这些部门才能从农业中独立出来。而如果没有农业部门不断提供日益增多的剩余劳动,一切非生产部门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农业生产作为一种物质生产过程,具有它的自然属性;同时,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又有其社会属性。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技术系统诸因素反映农业的自然属性,农业经济系统各因子则说明农业生产的社会属性。农业的产生和农业内部生产门类的增多,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这个最古老的经济部门和第一社会生产部门,才得以产生并不断地发展;农业内部的分工分业,才得以逐步展开和不断深化。